。混沌。建築。: 新聞轉貼: 中正紀念堂古蹟鑑定 明天首次會勘

新聞轉貼: 中正紀念堂古蹟鑑定 明天首次會勘

老漢又要出馬了,在台灣,任何一個縣市政府的文化資產審議委員的組成背景是一個非常有趣的課題,光看這名單,我想要來個大預言,不過答案我保密!!呵呵呵
--------------------------------------------------------------

中正紀念堂古蹟鑑定 明天首次會勘
 
【中央社/台北二十五日電】 2007.03.25 06:39 pm
 
 
台北市政府文化局啟動中正紀念堂案文化資產鑑定程序,明天將由六位專家學者組成的專案小組現場首次會勘。文化局長李永萍今天表示,市府另將舉辦建築界與市民使用者為主、最少兩次公聽會。至於何時會有結論,她強調,市府沒有預設立場,「若走不完就再延長一次」。


文化局指出,明天會勘的專案小組成員含有建築背景的漢寶德、李乾朗,有環境景觀規劃背景的馬以工、郭瓊瑩等四位文化資產審議委員,另有文化美學背景的林谷芳、具都市計畫背景的胡寶林等,並由漢寶德擔任召集人。此外,也將邀中正紀念堂管理處、國立中正文化中心及教育部相關單位參與、提供意見。


文化局表示,明天上午九時勘查路線自中正紀念堂「大中至正門」牌樓開始,至國家音樂廳、信義路圍牆、大忠門、中正紀念堂主體建築、民主大道、國家戲劇院等。勘查結束後,專案小組將聽取相關機關代表意見再進行初步討論。


文化局指出,依文資鑑定為古蹟程序,包括由文化資產審議委員會主任委員指定人員組成專案小組現場勘查、達成共識;再舉辦古蹟指定公聽會,並視個案可舉行若干場;再提報台北市文資審議委員會審議,之後提報市政會議通過,作成指定處分決定,然後公告、通知,並報請中央主管機關備查。


根據文資法規定,建物進入古蹟審查程序,為暫定古蹟,審查期間視同古蹟,審查期間以六個月為限,必要時得延長一次。


文化局長李永萍指出,古蹟鑑定程序不簡單,「會勘不只一次是常態」。她表示,市議員李應元之前就接獲民眾陳情,盼「墓園」列古蹟,歷經三次會勘最後列為歷史建築。


李永萍認為,雖然中正紀念堂是民眾熟悉的建物,但建物有不同的使用者,複雜度遠超過其他案例,若舉辦公聽會,相信使用者會提出不同的觀點。


李永萍表示,文資法沒有限定舉辦多少次公聽會,不過,中正紀念堂案會有以建築史、市民為主、最少兩次的公聽會。


至於中正紀念堂是否能在六個月內如期審查完成、或延長一次的審查期間?李永萍說,若北市府真要拖延時間,大可延至四、五月再啟動古蹟鑑定程序。她強調,台北市邀請專家學者、審查過程都會按程序走。


文化局副局長李斌表示,過去台北市古蹟也有經過反覆公聽會才做出結論,例如台灣基督長老教會大稻埕教會。不過,中正紀念堂牽涉的「公共性」相當大,盼文資委員都能現場會勘。此外,「文化資產審議委員會」每一個半月才開一次會,他個人推估,審查程序三到六個月的時間跑不掉。


據了解,一般古蹟審查都是一次會勘,並提報大委員會討論,若委員會有疑義,可再現場會勘。不過,也有會勘多次才提交大委員會討論的個案,例如,陽明山仔后範圍大,專案小組會勘五次才做成結論。


【2007/03/25 中央社】



4 則留言:

  1. 是阿
    看名單就知道答案了
    實在沒有什麼好預言的

    這是一場秀

    回覆刪除
  2. 可造福有來乖乖收看的你的Fan...

    回覆刪除
  3. btw...

    原來那字唸夯啊...
    之前都想曾成德他們那雜誌怎取各怪名字~~~

    回覆刪除
  4. 板主回覆:
    我真的對拆不拆沒有太大的意見,民意為依歸可以是指標,評審的意見可以是加乘,但過度依賴或過度不理會評審的意見都不好,評審組成的機制在台灣仍過度流於形式與集體行為,顯少會有"異見"出現!!所以啊,期待審查的結果囉 :)

    回覆刪除

Copyright © 。混沌。建築。 Urang-kura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