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沌。建築。: 悼!國際古蹟保存界的一哥:費頓博士(Sir Bernard M. Feilden)

悼!國際古蹟保存界的一哥:費頓博士(Sir Bernard M. Feilden)

 


 
《Obituary
 
全世界知名的古蹟保存界大師費頓博士,上週五不幸過世,費頓博士生於1919911,卒於20081114,享年89歲。費頓博士是在1938年就讀過英國知名的巴列特建築學院(Bartlett School of Architecture)、倫敦大學(University of London更讓我嚇一跳的是他竟然在1946-49年間曾就讀過全世界知名的「建築聯盟」(Architectural Association School, AA),看來費頓也是建築設計的好漢一枚。
 
費頓博士是國際間引領歷史建築物朝向修復保存之路的代表人物,費頓博士生前在英國透過嚴謹的科學技術有效的保留住像是諾威奇大教堂(Norwich Cathedral)以及約克大教堂的中央塔(central tower),其他許許多多的英國歷史性建築或古蹟也都在他的搶救下得以存留下來。在英國以外的地區,他也因為曾經在ICCROM1977-1981年間擔任過ICCROM的主任)與ICOMOS1981-1987年間英國ICOMOS的主席)待過的經歷,使得他關注過許多國家在古蹟保存工作上的案例,像是1986年他就曾因為耶路撒冷的「阿克薩清真寺」(Al-Aqsa Mosque)這個案子得到「阿卡汗建築獎」(Aga Khan Award for Architecture(AKAA)的榮譽。「阿卡汗建築獎」是一個頒給優秀的伊斯蘭建築和對伊斯蘭建築有重大貢獻的建築師的獎項。不僅如此,費頓也曾得過ICOMOS1993年所頒發The Piero Gazzola Prize,那是ICOMOS每兩年一次為了表彰對於古蹟保存事務有所貢獻的知名文化遺產獎項。
 
他在1982年所出版的《歷史建築物的維護》(Conservation of Historic Buildings一書,幾乎是所有國內外古蹟保存修復專業者的必備教科書,該書詳細的說明了面對歷史性建築時所會面臨到實際的保存與修復問題,包括了地震災害的影響、各種植物生長在歷史建築上對於建築物的破壞情況,甚至水災、火災、結構自然衰敗等狀況,算是一本偏向保存技術觀念的著作。過去我曾在部落格介紹過的Jukka Jokilehto正是他曾經指導過的博士班學生,也曾經和費頓博士一同出版了《世界文化遺產場所的經營管理準則》(Management guidelines for world cultural heritage sites),現在也已經是國際知名的保存專家了,他們師徒二人在ICRROM所共同講授Architectural Conservation Course (ARC)的專業課程,也替許多國家培養出當前國際許多重要的保存專家。
 
費頓博士在許多的論述中談到了他對於保存觀念的想法,包括了他認為「保存哲學」(conservation philosophy)的建立對於古蹟修復的重要性,同時他也堅信文化資產是一種涵蓋了美學、歷史與具體事物的整體表現,他同時也認為建築是一種社會藝術,因此保存工作者需要去考量各種精神、社會與政治價值之間的角力關係,也包括了考古學或是建築的真實性對於成就一棟建築物的意義一樣重要。
 
以位在印度的泰姬瑪哈陵(The Taj Mahal)為例,費頓博士認為「最少的介入」(minimum intervention)就是最好的保存方法。因此泰姬瑪哈陵對於他來說,就是集所有美好事物於一身的作品,不應該做過度的修復介入工作,這也是他很在意「維護原則」的主因,因為他不想要在沒有修復原則的狀況下,恣意地破壞一棟歷史建築物的和諧與完整性。另外,費頓博士也非常在意許多國家的政客藉由政治操作的方法所帶給文化遺產的破壞與傷害,尤其是成為宗教或種族衝突下的犧牲品。
 
事實上,費頓博士也從未忘記舊建築保存並非是唯一的事情,在他第三版的《歷史建築物的維護》中也加入了一些關於現代建築保存運動的想法與例子。我想,費頓的影響力是國際性的,雖然他在高齡89歲時過世,但受他影響的學生不計其數,過去他在保存觀念的推動上,遍佈在英國、美國等大學,甚在中國、印度、伊朗、伊拉克與斯里蘭卡都曾經辦過短期的課程講座,作為一個當代文化資產保存的推手實不為過。
 
費頓的逝世對台灣來說,大概也不會有什麼影響,畢竟我們在國際事務上的參與機會還是受到國際現實的影響,但其實在網路化的世代裡,Sir Bernard M. Feilden的保存觀念早已影響並且深植在這個領域的每一份子了。
 
Sir Bernard M. Feilden1919-2008
專業會員:
RIBA (1968 Fellow);
AIA (Honorary Fellow);
Ecclesiastical Architects Association (1976 Präsident);
International Council of Monuments and Sites, Großbritannien (1981-87 Präsident);
University College London, 1982.
 
榮譽獎項:
1960, 68 Civic Trust Award;
1973 Ehrendoktorwürde der Universität von York;
1976 Commander of the Order of the British Empire;
1982 Silbermedaille Europa Nostra;
1983 Director Emeritus of ICCROM;
1985 Erhebung in den Ritterstand;
1986 Aga Khan Award;
1993 The Piero Gazzola Prize of ICOMOS
 
 
【相關資訊】
ICCROM的報導
 
The Telegraph的第一手報導
 
 




11 則留言:

  1. 原來Feilden長這樣的ㄚ...像聖誕老公公

    他的影響不僅在這個世代
    會像Viollet-Le-Duc, John Ruskin, William Morris和Gustavo Giovannoni等人
    百年之後還是討論的重點


    回覆刪除
  2. 非常荣幸看到你的BLOG。这是我第一次看到这么多详细介绍建筑、遗产、保护的网页,我非常喜欢,我下载了好多你的专业文章。谢谢你。

    回覆刪除
  3. 想請問《世界文化遺產場所的經營管理準則》(Management guidelines for world cultural heritage sites)這本書台灣哪個圖書館有可以借來印的?最近想找來看,但國圖全國圖書檢索似乎掛掉了,所以厚臉皮問問版主~感謝!!

    回覆刪除
  4. 先前詢問的那本書發現了中譯本,書名為世界文化遺產地管理指南,是中國上海同濟大學所翻譯,從序中看出這幾年他們積極翻譯了一些相關的書籍,但我先前找的時候倒是沒看到這本,直到無意間在杭州的書店看到,趕快買下帶回.

    回覆刪除
  5. 板主回覆:
    我的翻譯機翻不出來您的達文西密碼.......

    回覆刪除
  6. 板主回覆:
    陳太太所言甚是啊!!


    哈哈哈

    :P

    回覆刪除
  7. 板主回覆:
    謝謝您的鼓勵!!

    也請多多將本站加入聯結
    並在引用資料註明出處即可囉

    謝謝:)

    回覆刪除
  8. 板主回覆:
    呵,那本書據我所知,台灣應該沒有圖書館有....,我的版本是前幾年請在英國的同學跟大英圖書館借來的版本,然後掃描,然後.....,所以我也只能躲在廁所裡偷偷看,呵!! 台灣應該有老師會有原版的才對,我記得ICCROM的網站上,好像可以購買,我本來也是想買的,只是因為都看完了,也畢業了....所以就....呵呵!!



    所以建議您上ICCROM網站上購買,因為該書是與ICCROM合作出版的:)

    回覆刪除
  9. 板主回覆:
    不客氣

    好書道相報

    知識本是流動的:)

    回覆刪除

Copyright © 。混沌。建築。 Urang-kura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