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沌。建築。: 利物浦:英國第一個兼具「歐洲文化之都」與「世界文化遺產」的城市

利物浦:英國第一個兼具「歐洲文化之都」與「世界文化遺產」的城市



上圖為新的利物浦博物館(Museum of Liverpool )

p.s : 這篇文章是沒緣上報的稿件, 既然我都寫了, 就貼在這曬曬太陽吧:P



 

楔子

利物浦(Liverpool)是英國第一個同時兼具「歐洲文化之都」與「世界文化遺產」的城市,這個位於英國西部的港口城市究竟有著什麼樣的魅力?

 

提到利物浦,喜歡足球的朋友也許會直接想到「英國超級足球聯賽」(FA Premier League)的兩支勁旅「埃佛頓」(Everton FC)和「利物浦」(Liverpool FC)。對藝術有興趣的朋友也許會想到在英國具有極高知名度的泰德美術館(Tate Museum)系列展館中,在利物浦的艾伯特碼頭(Albert Dock)也設有一間以「國際現代與當代藝術」(International modern and contemporary art)為主題的美術館---「泰德-利物浦」(Tate Liverpool),再不然就是會想起那隻羊頭香蕉身,由日本當代藝術家千惠藏太郎(Taro Chiezo)為了1998年的Art Transpennine Exhibition所設計的雕塑作品「超級香蕉羊」(Super lamb Banana)。或者,喜歡搖滾樂的朋友一定不會忘記約翰藍儂(John Lennon)等四位來自利物浦的「披頭四樂團」(The Beatles)。還有許許多多來自於利物浦港口城市所散發出來的文化能量,使得利物浦在20032004年間,接連獲得2008年「歐洲文化之都」與「世界文化遺產」的殊榮。

 

歷史上的利物浦一度號稱為英國第二大港,這個以貿易港口起家的城市曾扮演過許多重要的角色,從大航海時代的輝煌世紀到1845-1852年愛爾蘭的大飢荒(The Great Hunger),成千上萬的愛爾蘭人輾轉來到利物浦。再到十九世紀初,全世界海上貿易的往來有將近四成的機率會通過利物浦港口。爾後,二次大戰又曾經扮演過軍港的角色,直至1970年代起利物浦的船塢和傳統製造業急劇沒落下,利物浦開始嚐試轉型,並且將觀光旅遊業視為利物浦重要的秘密武器。

 

世界文化遺產:利物浦

這樣一個充滿歷史故事的海港城市,當然擁有許多珍貴的航海遺產,這些不同世代所留下的文化資源也都反映在城市裡的每個角落,包括了各種基於航海作業所需的各型船塢、運輸設施、廠房與商業建築等等,這也造就了利物浦擁有除了倫敦以外全英國Grade IGrade IIGrade II*三種等級的歷史建築數量最多的城市。因此,在2004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UNESCO)世界遺產委員會在中國蘇州所舉辦的年會時,便通過決議將這個靠著海上貿易興起的城市以「利物浦:海上貿易城市」(LiverpoolMaritime Mercantile City)為名列入世界遺產名單之中,同時也促使利物浦市議會及市政府積極規劃及管理這些珍貴的文化遺產,並將利物浦的世界文化遺產分為六個區域進行管理,分別是:Area 1: The Pier Head, Area 2: Albert Dock and Wapping Dock, Area 3: The Stanley Dock Conservation Area, Area 4: Castle Street/Dale Street/Old Hall Street Commercial Area, Area 5: The William Brown Street Cultural Quarter, Area 6: Lower Duke Street

這六大區域在利物浦歷史中心內,申報世界遺產時的保存區範圍約有136公頃,緩衝區則高達約750.5公頃,這包括了利物浦碼頭區的舊碼頭,杜克街(Duke Street)一帶喬治亞時代晚期的倉庫和商人宅第,戴爾大街(Dale Street)和維多利亞街(Victoria Street)之間19世紀的交易所、銀行以及新古典主義建築的代表作品聖喬治大廳(St George's Hall)等。這些遺產資源在世界遺產的官方網站有著這樣的評價:「這六大區域見證了1819世紀大英帝國在全球貿易市場上的發展過程,同時也是承載了大量的移民人口,諸如從北歐到美洲的奴隸和移民者(直到1807年美國黑奴制度廢除為止)。此外,無論是在現代碼頭技術、運輸系統或是港埠管理、文化融合等等的發展上都展現出先行者的角色。」這些珍貴的遺產資源在利物浦當局妥善規劃下,必將是2008年「歐洲文化之都」最有效的行銷利器。

 

歐洲文化之都:利物浦

一個具有文化深度的城市,不僅僅需要時間的沉澱,更需要許多不同文化交融的痕跡,同時要有高度的自明性(identity)。早在1970年代,歐洲議會便曾經呼籲歐洲經濟共同體應開始針對文化領域的活動展開相關行動方案。1983年底當時正值理事會輪值主席的希臘文化部長Melina Mercouri邀請當時歐洲共同體(European community)各會員國的文化部長在希臘雅典聚行第一次的歐盟部長會議(Council of Ministers of the European Union)提出「歐洲文化之城」的概念,Mercouri希望藉由「歐洲文化之城」(European City of Culture)這個概念能夠讓會員國間透過不同文化的交流與分享,拉近歐洲人民的關係並進而營造出一股具有多元文化特色的「歐洲共識」(European Consensus)。「歐洲文化之城」的提案於1985622做成決議付諸實施,第一屆的歐洲文化之城便以希臘的雅典作為代表。第一階段計劃從1985年到2004年止,期間在1999年時將「歐洲文化之城」更名為現在所稱的「歐洲文化之都」(European Capital of Culture),並將「歐洲文化之都」的活動整合在「文化2000(culture 2000)的架構之下,以取得歐盟的財務補助。同時,在提名每個「歐洲文化之都」的同時,也必須附帶提出一個符合歐盟文化合作精神的文化計劃,並且要鼓勵文化領域中的成員得以跨越國界的互相合作、鼓勵歐洲文化和其他文化交流、發揚保護文化遺產的觀念並提昇城市的生活品質等等。

英國早在1990年時,就曾由「格拉斯哥」(Glasgow)第一次代表英國的城市獲得這項殊榮,但該次之後便一直未出現任何一個英國城市獲得此榮譽。事隔13年之後,英國卻有多達六個城市同時角逐2008年「歐洲文化之都」的資格,這當中包括了位在英國西北部的利物浦(Liverpool)以及伯明罕(Birmingham)、布里斯托(Bristol)、卡地夫(Cardiff)、牛津(Oxford)和新堡(Newcastle-Gateshead)等五個城市。最後,200364宣佈由利物浦拿下2008年「歐洲文化之都」這項殊榮,並且是繼1982年義大利的佛羅倫斯被列為「世界文化遺產」與獲選為1986年的「歐洲文化之都」後,全世界第二個同時兼具兩種榮耀的城市。

 

城市行銷

      然而,要掙得「歐洲文化之都」的美名是要付出一些努力的,利物浦早自1999年就開始申請成為「歐洲文化之都」了,希望能夠透過整個城市本來所擁有的優勢,如:海事、建築、音樂、藝術和體育遺產的基礎上,使利物浦在整體社經條件的發展能更進一步地朝世界級的現代都市而努力。直到2004年由利物浦市政府成立了「利物浦文化公司」(Liverpool Culture Company)來統籌所有活動事宜後,才開始有計畫的進行一系列的城市行銷工作,從200364確定取得2008年的「歐洲文化之都」資格後,利物浦便提出一連串的年度活動計畫,包括了2003年以「教育、學習」為主軸,2004年以「團結和友誼的精神,擁抱我們的社會」為主軸的「擁抱城市」(Faith in One City)活動、2005年為了彰顯利物浦擁有豐富的航海遺產而舉辦的「海洋年」(Sea Liverpool)活動、2006年則以利物浦在體育和藝術方面的傲人成就,舉辦「城市的表演」(Liverpool Performs)活動,最後在2007年利物浦建城800周年的特殊意義下舉辦了「利物浦800周年」(Liverpool's 800th)的慶祝活動,2008年則以「歐洲文化之都」為主軸安排超過一千場的藝文活動,2009年「環境年」(Year of Environment)、2010年「資訊科技創新」(Year of Innovation)等,同時在官方網站還設置了一份多達14種外國語言(含繁體中文)的文字介紹。其中,官方網站中還特別提到,利物浦取得「歐洲文化之都」意味著:將創造14,000個就業機會;額外吸引170萬名遊客;引進20億英鎊的投資。同時,還積極地行銷利物浦的現有世界級展覽館,包括泰德現代藝術館(Tate Liverpool)收藏有奧地利克林姆(Klimt)的畫作、英國北部國家級的沃克藝術館(Walker Art Gallery)擁有Manet, Monet, Tissot and Hopper等的作品、以及位於陽光港(Port Sunlight)的列維夫人畫廊(The Lady Lever Gallery)等等,希望藉此吸引更多的遊客前來利物浦。

 

城市導覽

於是,城市的介紹與導覽工作便成為訪客抵達後瞭解利物浦最重要的工作,「利物浦文化公司」便在利物浦建城800年的時候推出了一項以「60分鐘體驗800年歷史」(Take a 800 year walk in 60 minutes)的口號打響了利物浦城市導覽的新契機,這項語音導覽的服務,所有遊客都可以自由地從網路上直接下載這套語音MP3格式的檔案(網址http://www.liverpool08.com),這個以介紹利物浦身為世界遺產的導覽服務是「西北區域發展署」Northwest Regional Development Agency (NWDA)所贊助,將導引遊客參觀利物浦市區內的重要建築景點時,可以透過自己的MP3播放器認識這個城市的重要地點,包括了︰聖喬治大廳(St. George's Hall)、威廉布朗大街(William Brown Street )The Pool of Liverpool和白教堂(Whitechapel)、馬休大街(Mathew Street)和深洞俱樂部(The Cavern Club)、利物浦市政廳(Liverpool Town Hall )、利物浦城堡(Liverpool Castle)、聖尼克勒斯教堂(St. Nicholas Church)、碼頭頂(Pier Head)、皇家利物浦大廈(Royal Liver Building)、康諾德大廈(Cunard Building )、利物浦港大廈(Port of Liverpool Building)、艾伯特碼頭(Albert Dock)等等。

  

未竟之路

有人說「歐洲文化之都」這個活動背後隱藏著是巨大的投資和建設計劃,這當然是全球化現象後的一種國際競爭與文化投資使然,另一方面入選「歐洲文化之都」的城市不僅可以獲得歐盟的預算補助,政府單位也會編列相關城市的建設經費,由於「歐洲文化之都」的當選名單都會提早公佈,因此更能讓這些城市有充足的時間去籌備相關文化活動以及對於城市中的歷史建築與文化遺產最完善的維護與規劃,「歐洲文化之都」最大的資源便是可以藉由文化創意結合城市行銷的點子帶動城市的發展。

2008年也是歐盟推動「跨文化對話」(European Year of Intercultural Dialogue)活動重要的一年,跨文化的交流一直是歐盟各國所欲推行的文化價值,正當全世界2008年的焦點都在北京奧運的同時,別忘了還有2008年的「歐洲文化之都」在利物浦,2008年的「MTV歐洲音樂獎」(MTV Europe Music Awards)主辦城市是利物浦,今年的利物浦將非常的文化唷。



 

 

【延伸資料】

‧歐盟「歐洲文化之都」官方網站


 

‧利物浦市區內的旅遊導覽MP3下載


 

2008歐洲文化之都官方網站


 

Albert Dock


 

Liverpool Cathedral


 

Liverpool 超級香蕉羊官方網站


 


5 則留言:

  1. 論文本來要寫利物浦的
    後來當然是因為機票票價考量才改題目的
    我去過英國五次
    有一次繞了英國一個月
    竟然沒去過利物浦
    我去過伯明罕、布里斯托、卡地夫、牛津
    我想利物浦會入選
    多少是因為世界遺產的光環吧!
    在美國也好幾次想把題目改為美國歷史小鎮的保存
    實在難也從頭開始
    終究作罷!
    不過我已改了世界遺產的定義:
    世界上所有的遺產都叫世界遺產!
    哈!

    回覆刪除
  2. 耶...我還以為mp3有影像勒,真可惜勒。
    我發現歐洲很多都市統籌文化的單位都是介於公私部門的性質, 跟臺灣均由公部門主導很不一樣,這方面 版主有研究嗎?

    回覆刪除
  3. 板主回覆:
    真的嗎?

    呵呵,那真是太可惜了
    利物浦雖然我也只去過那麼一次
    還沒能有機會一窺城市的堂奧
    但印象中的它是美麗的


    另外,嚴格說起來,利物浦是在2003年先被選為歐洲文化之都
    隔年2004他才被列名世界遺產的,所以不能說是受世界遺產的名號影響
    但我想,利物浦在文化遺產保護的整體表現應該是有過人之處


    另外啊,那天林會承老師來台南開會,我去高鐵站載他
    一路上我們可是有提到妳唷,他對妳可是讚不絕口呢!!
    直誇你的論文初稿寫的很好,哈哈


    快了
    2008我們就要一起畢業了:p

    回覆刪除
  4. 板主回覆:
    呵呵


    mp3是一種檔案格式, 他只有聲音沒有畫面,但可以下載在你自己的mp3音樂播放器中,像是ipod或是一般現在的手機都可以支援!!

    利物浦提供這東西的目的,在於可以讓背包客藉由自己自由的參觀路線,任意的選擇你想要聽到的都市導覽,這不是首創!!但卻是很不錯的宣傳方式!!


    台灣公部門要做這些事,基本上不會自己做,應該都是變成勞務採購的方式讓其他單位來承接,目前是沒聽說台灣有這樣的例子,除了之前台南的語言導覽機器有點雷同外,應該是沒有案例是可以放在網路上供人下載的情況!!

    回覆刪除

Copyright © 。混沌。建築。 Urang-kura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