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動「烏山頭水庫水利系統登錄世界遺產」連署演講會暨宣告記者會
舉辦單位:烏山頭水庫水利系統登錄世界遺產推動聯盟
時間:5月8日上午9時30分
地點:國立台南藝術大學多功能大樓演藝廳
說明:
「烏山頭水庫–嘉南大圳–三年輪灌」的水利系統(以下稱烏山頭水庫水利系統)經過日本八田與一技師的設計與建設、日本政府的經費支持、與台灣人民的出錢出力,花十年的功夫,於1930年完成了長1273公尺、高56公尺的天然堰堤,蓄水量達1億5000萬立方公尺,圳路長度超過1萬6000公里。灌溉雲林、嘉義、台南等地區約十萬公頃農田,使得看天之田一夕間成為台灣的糧倉,不但造福嘉南地區的農民,更能奠基國家的經濟發展;而其能否永續經營更是嘉南地區以及國家長久發展的重要指標。
有鑒於烏山頭水庫水利系統過去與將來的卓越貢獻,若能登錄世界文化遺產,不但可以激勵台灣社會重視文化遺產的風氣,更可以將本系統所採用的生態工法介紹到第三世界,嘉惠與我國友好的國家,也能帶動國內相關產業的發展,更能讓政府重視嘉南農田水利工程系統的維護,對於環境的保護將有很大的貢獻。
囿於我國並未簽署《世界文化與自然遺產保護公約》,難以獨自提出申請,因此聯合日本的力量是申列成功的關鍵。基於此,本聯盟擬發動全國各界參與推動申請登錄的簽名活動,期以廣大的民意展現我方強烈的意願,再現九十二年前十萬嘉南鄉民簽名請願興建水庫,動用五百牛隻壓縮簽名書,而以牛車裝載到台南廳、嘉義廳等官署的精神,來與日本方面密切地合作。
本演講會將由台日兩方學者說明烏山頭水利系統登錄世界自然遺產的重要性,演講後將由團體代表舉行宣告記者會,宣布推動簽名方案並正式開展。
本聯盟誠懇地邀請全國團體代表參與盛會。
台灣大學推動烏山頭水利系統登錄世界文化遺產促進會會長
台灣大學生物資源暨農學院院長 陳保基
烏山頭水庫水利系統登錄世界遺產推動聯盟召集人
台南藝術大學視覺藝術學院院長 曾旭正
若說要與日本合作,
回覆刪除我想說說我的想法,
老天瞎了,如果能逐步實現的話,
那麼登錄世界遺產根本不是問題。
步驟一、
首先
我們還是先試著成為聯合國的一員,
然後成為UNESCO世界遺產締約國,
如果沒辦法,
那才請日本將水庫指定成為他們的第13件世界遺產登錄候補名單(基本上要成為日本的世界遺產候補名單之前,必須要先成為他們的國家史跡、國寶、重要文化財、國家天然紀念物才有資格列為世界遺產候補名單,推薦給世界遺產委員會審議。如果真走到這一步我們八成都瘋了)。
步驟二、
等萬事具備後,台灣負責準備好所有的資料(注意喔,記得要有普世價值),由日本請ICOMOS來台灣看看水庫是否符合登錄基準(順便也請IUCN來看看有沒有符合登錄自然遺產的基準,一次來個複合遺產),然後接下來就等著在世界遺產委員會由ICOMOS和IUCN來進行烏山頭水庫的推薦審議。
步驟三、
在N年之後的○○○年○○○屆的世界遺產大會,日本外務省代表進入會場(我們不是會員國所以無法與會),台灣代表在場外屏氣凝神的望著場內審議時況轉播,等待世界第一個另類跨國合作的世界遺產登錄的榮耀。
學長
抱歉,聽我在「煉肖話」。
不過有這個心還是值得稱許的。
學長的話果然有畫龍點睛的效果
回覆刪除台灣目前要努力進行的,學長說的非常的清楚
話說回來,我就針對就這個宣告的主題
如果連署不成功我們是不是就不要努力了嗎?
連署成功了我們就會有世界遺產了嗎?
這樣的宣告讓人有這樣的感覺。
其實太多了,實際上台灣有太多像這類的活動,最後都無疾而終
舉一個在台灣常常發生的連署活動,這也是我最無法理解的
有一棟歷史建築物要被拆了,突然就有一大群人打著保存這棟歷史建築物四處連署,又是上報,又是網路串聯。建築物拆了活動也結束,建築物拆了之後包括建築物所有以前許多轟轟烈烈的事情全部都消失不見了。永遠搞不清楚他們要保存的訴求是什麼,更不要說那一群人啦,沒人知道他們是何方神聖。
都市更新的浪潮下,舊建築的拆除勢不可擋,保存有價值的歷史建築物活動的訴求每個地方都在發生,但像台灣這樣本來一個很有意義的活動搞得莫名奇妙還真不多見,雖然有點離題不過我還是想藉由這個文化遺產的推動活動所引出對即將被拆除歷史建築物的保存活動說一下我的看法。保存歷史建築物的訴求是他的實體還是精神,時常在想這樣的問題,茶喝太多了有點亢奮。
明知不可為而為之,見仁見智啦,有時候是一種挑戰,但有時候卻覺得是種不智。如果明知真的不可為,那為什麼不把整個事情好好的處裡讓他有個美好的結束。我在日本的時候有一件事讓我感到非常的深刻;參加了同潤會公寓的告別式。當知道同潤會公寓要被拆的時候,許多團體組織展開了許多活動,就像病人病危,醫生用盡心力要去拯救他希望把他救活。當知道沒有拆除已成定局,他們的態度轉而與土地主人協調溝通,希望在拆除之前能借用建築物舉辦告別活動,例如講演會、展覽會、空間見學體驗,把當時同潤會公寓的生活讓所有的人做一次最後的體驗,印象最深的是要拆除的前一天,音樂晚會上點滿了許多燭光,或許是矯情,但可以感受到他們的用心。今天建築物早就沒有了,同潤會公寓的感覺還在,特別是我這一位外國人,不甚懂他們的歷史還能感觸這麼深。
真的是離題了啦,總而言之
就像學長所說的,希望在台灣的所有保存推動活動不要只有口號,沒有行動,沒有策略與政策。最重要的,有心參與保存活動的人不要是快閃族。
謝謝
板主回覆:
回覆刪除曾博士所言甚是!!
我認為你講的都沒錯。
尤其是就「技術面」來看,台灣很多「計畫」都欠缺了現實世界的考量
特別是很多「基本觀念」身處在台灣的我們往往是一知半解。
我常跟朋友說,追求「世界遺產」沒有錯,但在追求世界遺產之前
必須先瞭解我們自己做了什麼?要成為世界遺產又應該要先準備什麼?
如果我們無法加入世界遺產委員會,難道我們就不要我們的文化遺產了嗎?
如果我們無法加入世界遺產委員會,難得我們不能自己把文化遺產經營成世界級嗎?
台灣只要在談爭取列名世界遺產的活動與政策
嚴格說來,往往都是一種「宣誓性」的口號
對我來說,這些試圖想要跟世界遺產接軌的「宣誓」活動或政策
我都不反對,也很支持,只要不要太離譜,其實都是正面的。
所以很多人都以為要列入世界遺產的第一關是加入聯合國…
不對!!
我永遠都相信與認為,那是最後一關。
因為第一關應該是遺產所在地的居民全部都認同與支持這個文化遺產成為全國第一
應該是所有的管理維護工作「現在」就已經準備好了
才往前邁進那一大步
而不是嘴巴說說我準備好了,實際卻只有口號,沒有行動,沒有策略與政策
我相信絕大多數的人,都聽不懂曾博士所講的細節,什麼要成為日本的世界遺產之前都必須要先是日本的國家史跡、國寶、重要文化財、國家天然紀念物才有資格列為世界遺產候補名單….云云。為什麼我們會不清楚這些?因為,有很多的「資訊」告訴我們,我們不能加入聯合國,所以不能有世界遺產。但沒有人告訴我們,我們應該把自己準備好,才能有資格去跟人家談「加入世界遺產」。什麼叫做準備好?就是自己的寶貝,自己國家要先愛,地方居民要更愛,舉國上下大家一起愛,一起瞭解,一起認同,一起投資時間與精力,讓世界看到我們的努力。現階段對我來說,這才是我們應該要做的事。
這就好像是,我現在明明沒有錢買豪宅,但我就是會誇口跟我的女友說,現在是因為我老爸不讓我買豪宅,所以我沒法現在買,但我跟你保證,等我說服我老爸或是老媽,我有朝一日一定買豪宅給你。但我從不會告訴你,我有本事自己賺錢買豪宅,我能自己向外人證明自己有能力買豪宅,只是不屑買罷了。
總之,我還是支持類似的活動,但希望這些活動都能真的往目標邁進,台灣已經有很多世界遺產潛力點了,但就算有一百個又怎麼樣?我只希望看到「一個」世界遺產潛力點真的有世界遺產的經營與管理態度,等真有那麼一天時,我們才有資格談我們要不要加入世界遺產的行列。
板主回覆:
回覆刪除呵呵
先謝謝你這麼熱心的回文,甚感謝。
日本向來是台灣在很多方面學習與借鏡的國家,但我們也常常在與日本交流互動時,忘了我們自己還有很多本質的問題尚未解決前,就囫圇吞棗似地移植很多日本的經驗。就拿「感動」這件事來看好了,日本有舉不完的例子,可以告訴你社區居民與文化遺產之間有多密切的互動與感情,在這個基礎之上,文化遺產所衍生出來的「事件」或「活動」便很容易讓人「感動」。但相反地,在我們台灣的經驗裡,我們不太會對自己居住週邊的環境「感動」,反而「抱怨」是多於「感動」的。當然拉,這當然是有許多複雜的因素在裡面,但久而久之,我們常忘了珍惜一些看似平常,但卻是我們應該要好好「感動」的人事物。
我們身處在台灣,一切都太「方便」了,方便到我們根本忘了許多先人所留下的遺產,是無法用「方便」取代的。相反地,為了許多的「方便」,我們不斷地在流失我們的文化資源。
這是一個很大的議題,在我這個版上,好像也不能做什麼改變,也許吧,等我換了個工作,可以同理心站在公部門的角度思考這些事情時,我會有不一樣的看法,也說不定吧,呵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