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s

2009年6月26日 星期五

2009第33屆世界遺產年會快報!!




1. 中國的複合遺產「山西五臺山」確定進入世界遺產名錄

2. 德國與荷蘭共同申報的跨國自然遺產案件「瓦當海」(Wadden Sea)確定進入世界遺產名錄

3. 菲律賓的擴充項目圖巴塔哈礁層自然公園/Tubbataha Reefs Natural Park (擴充範圍到「圖巴塔哈礁層海洋公園/Tubbataha Reef Marine Park)確定通過擴充範圍

4.  維德角共和國Republic of Cape Verde)第一個世界遺產西達迪弗哈萊貝拉格蘭迪歷史中心」(Cidade Velha )正式進入世界遺產名錄

5. 義大利的斗羅米特山脈/The Dolomites 確定進入世界遺產名錄

6. 韓國的(朝鮮王陵/Royal Tombs of the Joseon Dynasty)確定進入世界遺產名錄

7. 吉爾吉斯(Kyrgyzstan)的第一個世界遺產蘇拉曼尼至聖之山/Sulamain-Too Sacred Mountain正式進入世界遺產名錄

8. 伊朗的「舒希達水利系統:從古至今的橋堰渠屋與水力磨房/Shushtar Historical Hydraulic System確定進入世界遺產名錄

9. 2003年被列入世界遺產瀕危名單的阿塞拜疆(Azerbaijan)世界遺產「巴庫古城」被移出世界遺產瀕危名單,恭喜恭喜:P

10. 布吉納法索(Burkina Faso)的第一個世界遺產洛羅派尼遺址/The Ruins of Loropéni正式進入世界遺產名

11. 由奧地利分離派運動的傑出建築師Josef Hoffmann設計的建築物Stoclet House確定進入世界遺產名錄


2009年6月25日 星期四

新聞轉載---柬埔寨拒絕與泰國討論神廟問題

柬埔寨拒絕與泰國討論神廟問題 
 
【中央社╱曼谷25日專電】 2009.06.25 10:39 pm
 
 
泰國將在世界遺產委員會上提案,要求重新檢討普里維希神廟由柬埔寨列為世界遺產一事,泰國副總理蘇德27日準備訪問柬埔寨遊說,但柬國總理洪森今天公開拒絕討論。

「德國通訊社」(DPA)發自金邊的報導指出,洪森(Hun Sen)今天在金邊一個大學畢業典禮上致詞時提到,「我們沒有必要討論這個計畫,因為這是泰國的建議,和柬埔寨無關」。

洪森表示,如果他(蘇德)想要討論泰國從柬埔寨領土撤軍,「我們就會談」。

泰國內閣上週決議要求聯合國教育、科學、文化組織(UNESCO)本週重新檢討去年將普里維希神廟(Preah Vihear)列入世界遺產一案,引起柬方不滿,但泰方強調此舉是針對聯合國而非柬埔寨,並派蘇德前往遊說。

即使如此,泰柬邊界緊張情勢似乎再起,根據「泰國新聞社」(Thai News Agency)今天報導,泰柬兩國已在神廟附近部署更多軍力,但泰國軍方強調目前邊界情勢仍平靜。

泰國第二區陸軍指揮官韋彭薩(Wiboonsak Neeparn)指出,泰柬軍隊已在神廟附近部署,他下令泰軍全面警戒但保持耐心。

他指出,柬埔寨陸軍派出更多軍力與武器,包括10門大砲與6輛戰車。

根據「曼谷郵報」(Bangkok Post)即時報導,柬埔寨派到邊界的軍力穿的是新制服並配有新步槍,距離泰國是剎吉省(Si Sa Ket)邊界兩公里處紮營。

韋彭薩表示,如果有子彈從另一邊(柬方)射過來,泰國陸軍也會以任何必要方式回擊。

泰國位於神廟附近的國家公園也因安全考量無限期關閉,園方表示將等情勢恢復正常才會重新開張。不過,柬埔寨邊界村民仍如常到泰國市場買東西。

泰國國防部發言人奇帝薩( Chittisak Charoensombat)指出,兩國在邊界部署軍力但無意衝突,只是想要保護自己的領土,「泰國陸軍有能力也準備好交戰,但我們不會入侵或率先動用武力」。

【2009/06/25 中央社】http://udn.com/NEWS/WORLD/BREAKINGNEWS5/4983408.shtml
 
 



大會快報!! 德國德勒斯登易北河谷確定被世界遺產名錄除名!

Dresden is deleted from UNESCO’s World Heritage List
Thursday, June 25, 2009

"Every time we fail to preserve a site, we share the pain of the State Party," declared María Jesús San Segundo, the Ambassador and Permanent Delegate of Spain to UNESCO who is chairing the 33rd session of the World Heritage Committee presently underway in Seville on Thursday.

The World Heritage Committee decided to remove Germany's Dresden Elbe Valley from UNESCO's World Heritage List due to the building of a four-lane bridge in the heart of the cultural landscape which meant that the property failed to keep its "outstanding universal value as inscribed."

Dresden was inscribed as a cultural landscape in 2004. The Committee said that Germany could present a new nomination relating to Dresden in the future. In doing so, the Committee recognized that parts of the site might be considered to be of outstanding universal value, but that it would have to be presented under different criteria and boundaries.

The 18th- and 19th-century cultural landscape of Dresden Elbe Valley stretches some 18 km along the river from Übigau Palace and Ostragehege fields in the north-west to the Pillnitz Palace and the Elbe River Island in the south-east. The property, which features low meadows, and is crowned by the Pillnitz Palace as well as numerous monuments and parks from the 16th to 20th centuries in the city of Dresden, was inscribed on the List of World Heritage in Danger in 2006 because of the planned Waldschlösschen Bridge.

Dresden is only the second property ever to have been removed from the World Heritage List. The Oman´s Arabian Oryx Sanctuary was delisted in 2007.
The 33rd session of the World Heritage Committee is meeting in Seville until 30 June. The Committee´s 21 members are reviewing the state of conservation of properties inscribed on UNESCO's World Heritage List and nominations for new inscriptions of cultural and natural sites on the List.


quote from : http://whc.unesco.org/en/news/522




2009年6月19日 星期五

關於國內、外「文化遺產」的相關保存獎項(上)

 
前一陣子,欣聞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公告了「國家文化資產保存獎古蹟歷史建築類選拔作業要點」,其中將該獎項分為「保存貢獻獎」與「保存維護獎」兩大類。這算是一個非常好的開始,也是台灣首次可以藉由公部門的力量宣導保存文化資產的努力成果,無論是針對個案的選擇或是其他實際在文化資產保存領域有所作為者,都是很好的正面示範與宣導。
 
依據《國家文化資產保存獎古蹟歷史建築類選拔作業要點》規定,「國家文化資產保存獎」的「古蹟歷史建築類」(看起來以後應該會有其他文資法第三條當中的各類獎項)主要是為了選拔出:(一)保存維護獎:對古蹟歷史建築之保存維護,具有優越成效及典範性質之具體個案。(二)保存貢獻獎:對古蹟歷史建築之保存工作,具卓越性、影響性、累積性之重大貢獻並提出具體事蹟之個人、團體或企業。
 
其中,我們來看看「國家文化資產保存獎古蹟歷史建築類」選拔評選標準:
一、保存維護獎評選基準:
1.透過維護修復工作,闡明彰顯古蹟歷史建築的文化資產價值,並傳達此古建築地域精神及特色。
2.修復成果成功的詮釋文化上、社會上、歷史上和建築學上的重要意涵。
3.修復或再利用原則具國際憲章所宣示文化資產保存維護概念。
4.對古蹟歷史建築為適當之使用或再利用。
5.新添元素或是創新技術,尊重既有建築和建築群的風貌特色、空間特質。
6.使用合適的材料、建築工法、工匠和修復技術,並有良好的品質管控。
7.對於文化資產之複雜度、敏感度和技術上問題等,有良好之協調方法。
8.修復過程或成果,能對周遭環境及地方社區之文化、歷史傳承,有具體影響和貢獻。
9.維護或修復工作及成果,具備在地性、地區性、全國性或國際性之影響程度。
10.計畫案是否有永續經營之可能性;並提供未來之使用和管理維護計畫。
11.其他文化資產保存維護重要原則。
 
二、保存貢獻獎評選基準:(合乎下列基準之一即可)
1. 長期持續投入古蹟歷史建築之捐獻、保存維護及活化再利用,具備啟發性、影響性及宣示性者。
2. 推廣古蹟歷史建築保存思想具有卓越成就者。
3. 在調查研究、保存理論和實務領域中,具有卓越性與累積性學術成果者。
4 對古蹟歷史建築保存維護領域,具有長期影響者。
5. 長期投入某區域古蹟歷史建築研究,具有具體影響者。
6. 搶救古蹟歷史建築具有典範成果者(單一個案或長期個案)。
7. 其他對文化資產保存具有具體貢獻者。
 
比較棘手的是,「保存維護獎」必須要在提報個案的相關報表當中,具體描述出下列有幾項不太容易書寫的文字要求,這些內容看起來,若沒有專業者的協助是很難完成(如後文列舉)。雖然有點困難度,但我還是覺得這是一個好的開始,值得在未來持續的觀察這樣的制度是否會對文化資產的價值與認同感產生更好的正面效果。
 
一、維護個案概要
二、維護個案的目標與目的
三、建築物的背景
1)歷史背景:含營建歷史與歷年整修年表,並附影像。
2)建築概述
3)文化資產價值簡介
四、維護個案的內容與範圍
五、修復或再利用前後狀況之比對
六、闡明文化資產價值與意義
七、詮釋文化社會和建築學上的重要意涵。
八、修復或再利用原則
九、適當之使用或再利用
十、新添元素或是創新技術如何顧及建築物特色
十一、合適的材料、建築工法、工匠和修復技術
十二、複雜度、敏感度和技術問題的方法論
十三、對周遭環境及社區的影響
十四、維護個案的實施及策略的影響
十五、永續經營之可行性
十六、其他的卓越表現
 
 
Anyway,台灣的這一創舉,其實國外已經行之多年,有的是透過國內的公私部門組織,有的是透過國際性的非營利組織等等,大多具有一定的評價與聲望。我僅列舉我這些年來所留意到的幾個國際間常見的獎項名稱,無法概括全球,但卻也是這領域中的大家了。分別是:
 
1)英格蘭遺產的藍徽章(Blue Plaque
 
「英格蘭遺產」(English Heritage)是英國非常重要且知名的政府部門,這個「藍徽章」(Blue Plaque)的概念始於1863年的倫敦,演變至今日,英格蘭遺產從1986年開始主導了整個藍徽章的計畫,全倫敦目前已超過了800棟建築設有這樣的標章。這標章最主要的功用是在提供一般社會大眾,認識英國各行各業一些重要的人物他們曾居住或是久居,甚或是過世時的建築物。候選名單的基本配備是該名人物必須已經逝世超過20年,或是他已經出生超過百年以上,看是哪一個年資最久而定,再交由審查小組審查資格。再者,就是該建築物都必須「整棵好好」(請用台語發音)的矗立於倫敦地區。此外,被提名的角色必須要符合一些特定標準(http://www.english-heritage.org.uk/server/show/nav.1498),並且在提名之後,審查結果是駁回的個案,則必須在10年之後才能重新再送件審查。但這個獎項的意義,在於打破傳統菁英式建築保存的角度思維,而從建築物背後的居住「人物」其歷史意義與價值來考量。

↑各行各業的名人住所。

 

英國知名的連鎖大賣場Tesco的創始人Sir Jack Cohen1898 – 1979)從小居住的寓所。


世界知名的建築史學家Sir Nikolaus Pevsner1902-1983)從1936年開始居住到過世的寓所。



未完待續~~~~



2009年6月16日 星期二

老屋再生的創意想像

圖片引用自【破屋's flickr

 
這是一篇欠了很久的文章。
 
原本答應智惟與小伍(台南大菜市謝宅的兩位幕後黑手)應該要幫謝宅寫些文字的。
不小心一拖就是……一陣子了,呵呵。
 
不過,我相信已經去過謝宅的朋友們,應該都已經體驗過那道80度超級無敵帥氣的入口樓梯了。
光這個梗,就足夠讓這間在台南傳統市場中的老房子,添上一筆懸疑又刺激的驚嘆號!
 
在過去,很多人在思考老房子的出路時,往往只能想到房子舊了,屋頂漏水了,冷氣裝不了,兒孫滿堂沒房間可住了,所以還是拆了它來蓋「樓仔厝」吧。總是有許多的「現代化」因素,阻礙了其他的可能性。隨著時代的更迭,其實現在年輕一輩的少年囝仔,反而會用另一種「懷舊」(nostalgia)的態度去看待它,並且有別於台灣十幾二十年前的懷舊風潮,只看到完整保留的古早味,而少了一些些傳統語言的背叛。
 
台南,真的是一個我非常喜歡的城市。在這城市裡只要你願意花時間去親近它,你就會有許多不同的驚喜。這幾年台南市熱烈的出現老屋再造的風潮,從海安路的藍曬圖到草祭二手書屋,從kinkswire,再從古都保存再生文教基金會於前些日子透過學生競圖來宣揚老屋再生的潛力,這些現象似乎已經變成一股潮流,它不是一種復古運動,也不是仿傚,而是一種結合傳統與新意的空間表現。
 
這當中,如何抓住老屋的空間特質,也就是空間再生的那道戲劇性的故事主角,往往就能得立竿見影之效。「草祭」那片打破樓地板的外露鋼筋,「謝宅」那道傳統市場中常見的絕命奪魂梯,「藍曬圖」那片藍色的動態外牆,永遠有不一樣的空間透視在那裡出現…。發現沒,空間的主角往往就出現在那道新舊交會的界面上,創意的構想往往也是從這裡發芽茁壯。
 
台南的巷子裡,有逛不完的故事,逛不完的心情,如果老屋再生被視為一種新文化創意產業,那麼,請大家開始準備好你的空間劇本,幫我們的老房子留下精采的一頁吧。
 
 
個人真心推薦:
 
 
【西市場謝宅】
    址:台南市中西區中正里西門商場1
聯絡方式:老房子事務所 02-25452390謝文侃0933667494 游智惟0986523606
chihwei@l-instyle.com  
營業時間:想來住就來吧。
網友分享:
 
 
WIRE 破屋】
地址:台南市中西區民生路11325(巷口附近為裕成水果店)
電話:06-2287219
營業時間: 週日-週四10:00-23:00週五-週六10:00-02:00
公休日:周二
備註:可無線上網
網友分享:
 
 
Amanda Cafe / Nini Pub
地址:台南縣仁愛鄉仁愛村512
電話:0936514494 / 0989103843
營業時間: 週日-週四20:00-03:00週五-週六20:00-04:00
網友分享:
 


2009年6月1日 星期一

第33屆世界遺產委員會將決定30件新申請案是否能夠進入「世界遺產名錄」

今年(2009)的世界遺產大會將在本月22日至30日在西班牙的塞維亞(Seville)舉行,將針對初步由ICOMOSIUCN所審查過的候選名單,這包括4件自然遺產,23件文化遺產,3件複合遺產,這當中包含4個跨國提名(transnational nominations),一共是30個準世界遺產進行表決討論,另有7件擴充範圍(extensions)的案子也要進行討論。此外,要要針對現存30處的瀕危世界遺產名單進行修正檢討,其中德國的德勒斯登易北河谷(Dresden Elbe Valley)是否會遭到世界遺產委員會的除名動作,也是今年大會的焦點。今年有三個國家是第一次提報世界遺產名單,分別是:布吉納法索(Burkina Faso)、維德角共和國Republic of Cape Verde與吉爾吉斯(Kyrgyzstan),他們各自提報了一件世界文化遺產的名單進行角逐。更妙的是,多年不見的複合遺產今年竟然捲土重來,出現了三件案例進行討論,看來今年的大會熱鬧異常。

 
今年的會議,我個人認為最受建築界關注的當屬由六個國家(德國、阿根廷、比利時、法國、日本、瑞士)所串連的跨國提名個案:「柯比意的建築與都市設計」(The Architectural and Urban Work of Le Corbusier)。這個案子最後幾經波折,最後是由法國提出14件、瑞士4件,德國、阿根廷、比利時、日本等四國各一件柯比意的作品,一共22件作品一起提出跨國提名的申請案,其中位在東京上野公園內的「國立西洋美術館」完工於1959年,是法國建築師柯比意(Le Corbusier, 1887-1965)在日本國內唯一的建築設計作品。ICOMOS卻建議日本的「國立西洋美術館本館」(Main Building of the National Museum of Western Art)應該要延期登錄(deferral),因此是否會影響最後大會的討論結果,仍必須要等到六月底的年會才能得知。至於,「柯比意的建築與都市設計」這個案子的詳細介紹,我將替中國的「寫真地理」雜誌撰寫一篇專文討論,屆時再跟大家分享。


4處自然遺產的候選名單:
  • The Wadden Sea (德國荷蘭)跨國提名
  • The Dolomites (義大利)
  • Korean Cretaceous Dinosaur Coast (南韓)
  • Lena Pillars Nature Park (羅斯)
1處自然遺產的擴充指定:
  • Tubbataha Reefs Natural Park (extension to the Tubbataha Reef Marine Park, the Philippines);
 
23處文化遺產的候選名單:
  • The Architectural and Urban Work of Le Corbusier (國、阿根廷比利時法國日本瑞士)跨國提名
  • Tangible Spiritual Heritage of St. Euphrosyne of Polotsk (白俄羅斯)
  • Stoclet House (比利時)
  • Cultural property of the historic town of Jajce (波士尼亞與赫塞哥維納,簡稱波赫)
  • Gold Route in Paraty and its Landscape (巴西)
  • The Ruins of Loropéni (布吉納法索)
  • Cidade Velha, Historic Centre of Ribeira Grande (維德角共和國)
  • Historic monuments of Mount Songshan (中國)
  • Historic town of Grand-Bassam (象牙海岸)
  • Sites of Great Moravia: Slavonic Fortified Settlement at Mikulčice - Church of St Margaret of Antioch at Kopčany (捷克斯洛伐克)跨國提名
  • The Causses and the Cévennes (法國)
  • Schwetzingen - A Prince Elector's Summer Residence - Garden Design and Freemasonic Allusions (德國)
  • Shushtar Historical Hydraulic System - Bridges, dams, canals, buildings and watermills from ancient time to present (伊朗)
  • The Triple-arch Gate at Dan (以色列)
  • Italia Langobardorum. Places of power and worship (568-774 A.D., Italy);
  • Sulamain-Too Sacred Mountain (吉爾吉斯)
  • The Mercury and Silver Binomial on the Intercontinental Camino Real. Almadén, Idrija and San Luis Potosí (墨西哥、斯洛伐尼亞、西班牙)跨國提名
  • Sacred City of Caral-Supe (秘魯)
  • Royal Tombs of the Joseon Dynasty (南韓)
  • Tower of Hercules (西班牙)
  • Farms and Villages in Hälsingland (瑞典)
  • La Chaux-de-Fonds / Le Locle, Clock-making town planning (瑞士)
  • Pontcysyllte Aqueduct and Canal (英國)
 
6處文化遺產的擴充指定:
  • City of Graz - Historic Centre and Schloss Eggenberg (Extension to the City of Graz Historic Centre, Austria);
  • Seruwila Mangala Raja Maha Viharaya (Extension of the Sacred City of Kandy, Sri Lanka);
  • Levoča and the Work of Master Paul in Spiš (Extension to Spišský Hrad and its Associated Cultural Monuments, Slovakia);
  • Church of the Resurrection of Suceviţa Monastery (Extension to the Churches of Moldavia, Romania);
  • Mehrgarh, Rehman Dheri and Harappa as an extension to the Indus Valley Civilization Sites (Extension to the Archaeological Ruins at Moenjodaro, Pakistan);
  • From the Great Saltworks of Salins-les-Bains to the Royal Saltworks of Arc-et-Senans, the production of open-pan salt (Extension to the Royal Saltworks of Arc-et-Senans, France);
 
3處複合遺產的候選名單:
  • Mount Wutai (中國)
  • Lonjsko Polje Nature Park - A Living Landscape and the Floodplain Ecosystem of the Central Sava Basin (克羅埃西亞共和國)
  • The Cultural Landscape Orheuil Vechi (摩爾多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