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s

2008年1月23日 星期三

2008年4月18日國際文化遺產日,主題公佈: 「宗教遺產與聖地」
























   
 
   



關於
2008年國際文化遺產日:「宗教遺產與聖地」(Religious heritage and sacred places

 

又快到了每年的418「國際文化遺產日」(The World Heritage Day, 1)了。

 

自從「國際文化紀念物與歷史場所委員會」(ICOMOS)於1982418以來,每年到了418這一天,ICOMOS的諸多會員與會員國都會積極地在這一天推動一些事情來讓更多的人瞭解文化遺產維護與保存的真締。雖然在歐洲每年的九月都會有所謂的「歐洲遺產日」(European Heritage Days)的系列活動,但更多的ICOMOS會員卻希望可以持續地在每年的418透過一些活動的進行來更正面的對待文化遺產的維護工作。台灣,自從2003年「國立文化資產保存研究中心籌備處」以「機構會員」的身份加入ICOMOS之後,文建會也開始針對這樣的日子舉辦些活動。

 

今年ICOMOS 418的主題已經公告在官方網站上,主題訂為「宗教遺產與聖地」(Religious heritage and sacred places)。這是一個世界各國都一定會存在的遺產類型,更是彰顯不同地域或民族的信仰表徵,因此我期待今年文建會在處理418的相關活動時,能看到更多台灣宗教活動與文化遺產的活力。好幾年前,我曾針對ICOMOS在面對418國際文化遺產日的活動時,所關注的焦點寫了一點文字,台灣雖然在國際間文化遺產事務的活動力較弱,但我還始終認為台灣「主動」去呼應世界各國對於文化遺產保護的相關活動是十分必要的。ICOMOS對於418這一天的相關活動意義與責任是有點期許的,因此他們列了一些建議讓各國家參考:



      4/18這一天,造訪文化紀念物與歷史場所、修復個案能夠儘可能的免費參觀。

      4/18這一天,可以在報章雜誌媒體甚或是電視與廣播知道這項活動訊息。

      4/18這一天,懸掛各式看板在城市的廣場或是主要交通幹道,提醒大家注意在這一天要保存我們的文化遺產。

      4/18這一天,邀請地方或國際間的專家學者參加國際研討會或相關會晤活動。

      4/18這一天,在文化中心、市政廳以及公共場合動員一些討論活動。

      4/18這一天,舉辦展覽(相片、繪畫…等等)。

      4/18這一天,出版書籍、明信片、紀念郵票以及海報。

      4/18這一天,頒發一些獎項給予組織單位或個人,藉以表彰他們在文化遺產維護與推廣的實質貢獻或是出版相關文化遺產傑出著作的努力。

      4/18這一天,替某一最近展開修復工作的文化紀念物舉行動工或完工典禮。

      4/18這一天,藉由活動來提昇學校學童與年輕人對這日子有特別的體認。

      4/18這一天,在不同的國家委員會之間推動所謂「雙向」(twinning)機會,從定義合作的範圍,交換演講者,組織一些研討會與會議或是編輯一些出版品等。

      4/18這一天,科學委員會的委員們在這一天可以接受各國家的邀請對一些特定議題進行討論。



上述這些,未來我們都可以很清楚地檢視台灣的「418國際文化遺產日」,我們達成了幾項?ICOMOS希望418並不是像大拜拜般地舉辦些慶典活動就草草結束了,而這一天也不是唯一要關心文化遺產保存與維護的日子,他們反而是更希望藉由這一天來凝聚地球村的每一份子對文化遺產保存工作的向心力,這才是418的宗旨與期望。無論418可以對台灣的文化遺產幫助有多少,希望這一天是真正的能夠透過各種的方式與媒體管道讓全台灣的每一個人知道文化遺產對我們自己文化的重要性,再多的節慶與活動都不如好好的從教育工作著手來得有永續價值,418對我來說是一個重新觀察台灣如何與世界接軌的機會。

 

 

【註釋】

1ICOMOS418的定義官方名稱是The World Heritage Day”,雖然有世界遺產的字眼,但並不是為了要彰顯UNESCO的世界遺產,而是為了突顯全世界的遺產,因此中文譯為「國際文化遺產日」較佳。

 

【延伸資料】

ICOMOS官方文件


 

‧加拿大「魁北克宗教遺產基金會」(Quebec Religious Heritage Foundation)官方網站


 

‧與宗教信仰有關的世界遺產名單(位於英國牛津研究宗教史的網友Hayes所獨立架設的網站)

http://www.sacred-destinations.com/sacred-sites/unesco.htm


p.s: 4月2日台灣的文資總管理處籌備處終於公告了今年418的活動
詳見
http://tada.cro.cca.gov.tw/main/tpc_03/new_main.php?dm_id=379


2008年1月22日 星期二

臺灣古厝郵票(第1輯)今天發行
























   
 
   





為介紹臺灣古厝之美,並喚起國人對古厝的珍惜,臺灣郵政公司特委請李乾朗教授規劃以新竹新埔上枋寮劉宅、臺北板橋林本源宅、桃園大溪李騰芳宅、屏東佳冬蕭宅為主題,發行「臺灣古厝郵票(第1輯)」14枚,茲將郵票圖案主題簡介如下:

 

一、新竹新埔上枋寮劉宅(面值5元):初建於西元1781年,歷經數度修建,成為「二堂六橫式」的格局,建築規模相當宏大。劉宅屬傳統農村民宅,採實用樸素的建築風格,是當代客家民居的代表。

 

二、臺北板橋林本源宅(面值5元):為三進多護龍四合院與庭園,現僅存三落大厝(建於1853年)及花園。林本源宅為清代臺灣北部最具代表性的官宦豪宅;園內部分建築形式已非傳統閩南建法,也反映出當時臺灣社會受外來文化的影響。

 

三、桃園大溪李騰芳宅(面值5元):始建於1860年,為兩進多護龍四合院大宅第。整體配置採中軸對稱、尊卑序位,動線分明,具強烈防禦功能,建築規模宏大,代表了清代中葉地方富戶在社會地位提昇後擴建家宅的實例。

 

四、屏東佳冬蕭宅(面值12元):始建於光緒初年,日治時期增建,為「五堂二橫式」格局,是臺灣現存少見的五落大厝。整體格局完整,層次分明,防禦性強,加上四周的步月樓、惜字亭、學堂等,幾乎自成一個小型社區。

 

 

【郵票資料】

套  號:特種514

發行日期:民國970123

全張枚數: 16(4×4)

用  紙:燐光郵票紙

者:柯鴻圖

者:中央印製廠

票  幅: 50 × 30 (公釐)

刷  色:彩色

印  法:平凹版

齒  度: 12

 

【延伸資料】

.台灣郵政公司


 

.清清集郵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