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介紹臺灣古厝之美,並喚起國人對古厝的珍惜,臺灣郵政公司特委請李乾朗教授規劃以新竹新埔上枋寮劉宅、臺北板橋林本源宅、桃園大溪李騰芳宅、屏東佳冬蕭宅為主題,發行「臺灣古厝郵票(第1輯)」1組4枚,茲將郵票圖案主題簡介如下:
一、新竹新埔上枋寮劉宅(面值5元):初建於西元1781年,歷經數度修建,成為「二堂六橫式」的格局,建築規模相當宏大。劉宅屬傳統農村民宅,採實用樸素的建築風格,是當代客家民居的代表。
二、臺北板橋林本源宅(面值5元):為三進多護龍四合院與庭園,現僅存三落大厝(建於1853年)及花園。林本源宅為清代臺灣北部最具代表性的官宦豪宅;園內部分建築形式已非傳統閩南建法,也反映出當時臺灣社會受外來文化的影響。
三、桃園大溪李騰芳宅(面值5元):始建於1860年,為兩進多護龍四合院大宅第。整體配置採中軸對稱、尊卑序位,動線分明,具強烈防禦功能,建築規模宏大,代表了清代中葉地方富戶在社會地位提昇後擴建家宅的實例。
四、屏東佳冬蕭宅(面值12元):始建於光緒初年,日治時期增建,為「五堂二橫式」格局,是臺灣現存少見的五落大厝。整體格局完整,層次分明,防禦性強,加上四周的步月樓、惜字亭、學堂等,幾乎自成一個小型社區。
【郵票資料】
套 號:特種514
發行日期:民國97年01月23日
全張枚數: 16(4×4)
用 紙:燐光郵票紙
繪圖者:柯鴻圖
承印者:中央印製廠
票 幅: 50 × 30 (公釐)
刷 色:彩色
印 法:平凹版
齒 度: 12
【延伸資料】
.台灣郵政公司
.清清集郵網
很好~~
回覆刪除為了留言我得註冊
註完冊就送我一個部落格
這是老鼠會嗎!!!!!
充人氣也不是這樣吧天空部落格!!!!!!
好啦~~~關於這部電影
我要說的是
你看到的的確都有跡可循
可是把錯都歸給小南的花心
跟小米的(懦弱)
只是表面吧.........
實際上....
阿~~~~盡在不言中~~~~
講了結論就好像沒轉圜餘地~~~~
就降
要不是灑狗血讓小南死了
這部電影95分
跟藍色大門一樣
嗚嗚嗚~~~~~~我的留言不見了!!!!
回覆刪除我不管我只要寫最後三句話
前面的不管了
就是
好萊塢的Happily ever after只要有錢就可以得到.......
所以請支持歐洲片!!!!!哈哈哈!!!!!
我覺得......有關小南去向的那幾句話,有點為這個寒冬雪上加霜的嫌疑@@
回覆刪除現在還有人在集郵嗎.....
回覆刪除我家有一堆郵票...我很想賣掉耶....
你要不要.....
這一回的收藏.....
收藏的是事件
還是物件
現在當然都馬還是有集郵
回覆刪除我鳳山家裡已經用四個防潮櫃了
只是集郵已經不再是單張單張的收集了
專題集郵才是王道了
喝呵呵
你家裡的那些郵票如果是中華民國郵票的話
建議你
不用賣了
一是現在要變值錢了
二是照慣例賣給集郵社都要照面值打八折左右人家才要買
呵呵呵
放著吧
以後沒有中華民國郵票:P
我忍不住要說~~~
回覆刪除好混的文章喔!!!!!!!!!!
交出你的海灘照來彌補大家
要是你只想出賣弟弟也可以......
怎麼只有藍天看,猛男勒?照片快交出來~
回覆刪除事情是這樣的
回覆刪除話說
一個翩翩美男子到了墾丁,卸下一身行頭向大海擁抱時
發現
自己的肉不僅滿溢,而且還造成沙灘的視覺景觀受到污染
於是
所有的人像照
都被打進國防機密檔案
等哪天瘦身有成
再申請解密吧
真是個美麗的地方~~
回覆刪除在此度假的同時還能想到我~~~太感動了~~~~
我舉雙手贊成!!!!!!
回覆刪除不過這篇是個女生寫的
男生也這樣想嗎??
哈哈~~沒想到你真的有在澆水~~~
加油!!
回覆刪除以個人的少少經驗而言,
回覆刪除會牽手的男人大約只佔五分之一強,
另外五分之四的男人,
要他牽手簡直跟要他去賣春一樣難.....
呃...
回覆刪除和你比起來, 我真是粗枝大葉到一個不行.
多半是把大架構決定好, 然後蒐集資料.
最後把資料填進框架內.
時間來不及的話, 就亂寫一通也好.
哈!!
沒有想法的時候, 一個字又都寫不出來, 我這女人還真麻煩.
這樣看一看, 你也算是自閉型兼龜毛型的人呢, 跟以前專科時對你的印象有些差距.
哇!太狠了吧、這麼多。
回覆刪除日本今年也新加了五個候補(暫定)名單、請參考
◎古都鎌倉の寺院・神社ほか(神奈川県 1992年)
◎「彦根城」(滋賀県 1992年)
◎「石見銀山遺跡」(島根県 2001年)
◎「平泉の文化遺産」(岩手県 2001年)
------------------------------------------------------------------------
◎「富岡製糸場と絹産業遺産群」(群馬県 2007年)
◎「富士山」(静岡県・山梨県 2007年)
◎「飛鳥・藤原-古代日本の宮都と遺跡群」(奈良県 2007年)
◎「長崎の教会群とキリスト教関連遺産」(長崎県 2007年)
◎「小笠原諸島」(東京都 2007年)
共九件
http://sekaiisan.jp/startandmenu/alllistdata/zantei.html
忘了加上一句話
回覆刪除p.s: 據可靠消息指出, 日本的下一個世界遺產極有可能推出指定打擊---"武家の古都・鎌倉(神奈川県 1992年)"
抱歉!
回覆刪除好像不是鎌倉
剛查了一下應該是
「石見銀山遺跡」(島根県 2001年)
Japan Iwami-Ginzan Silver Mine Site and its Cultural Landscape
我到是覺得要討論星巴克撤不撤之前
回覆刪除有必要查查紫禁城的維持管理修護的費用有沒有美資的介入
如果沒有的話星巴克要撤應該沒問題
但我想星巴克是撤不掉的啦(管你有多高的民族意識)
應為印有美國運通那樣的專屬解說牌就可以看出個端倪
ps.中東地區的一些瀕臨危機的世界遺產應該很希望美國的這些大企業進駐
芮成鋼若要突顯美國文化進入紫禁城的問題時
回覆刪除應該把批判的箭頭指向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文物局
敲敲他們的腦袋問他們為什麼讓美國文化進入紫禁城
不這麼做卻跑去問美國人為什麼把美國文化帶來中國
不是很奇怪嗎?
在世界遺產裏打出出資企業的logo確實少見
回覆刪除像阿富汗巴米揚考古遺址和智利復活島的毛艾石像都是日本企業出資保護
也沒看到他們有什麼樣的logo出現在現場
是該國當局有嚴格的限制或者是這些出資的企業行事本來就很低調
話說回來
紫禁城裏的星巴克或者是美國運通的logo算收斂了
如果有一天中國人突然重視起自己的文化
裡面全都換成了中資企業logo
還能這樣的收斂
就不得而知了
囉哩巴嗦一大堆
希望帥哥版主學長
不要介意
原來你會排隊買郵票!
回覆刪除是阿
回覆刪除看名單就知道答案了
實在沒有什麼好預言的
這是一場秀
可造福有來乖乖收看的你的Fan...
回覆刪除btw...
回覆刪除原來那字唸夯啊...
之前都想曾成德他們那雜誌怎取各怪名字~~~
來你的新家看一下
回覆刪除最近應該是一整個不錯吧!...
我的生活有些混亂
祝,,.....好
hello:
回覆刪除我看到你的留言囉!
我3月底要開始振作了
因為手上的兩個計劃其中一個6月要結案
但是我3月份一整個真的心情還起伏滿大的
奉上新文password都是 aaaaa
如果有空
再來我家坐坐拔!!
最後一句「......學業儘早完成」
回覆刪除怎麼很像說給你自己聽的?
既然現下錢都騙到手了,
還是快點拿去換文憑吧你~
哪你後舊請你寫舊好辣
回覆刪除哈哈~
快畢業吧
加油
fjjung
回覆刪除謝謝你的留言
我竟然開心得幾乎失眠....
那我就厚顏地請求你保持這個想法囉
有空常來沙灘走走
我也會常來喔
p.s.訂閱你的RSS囉
其實~
回覆刪除我也不知道耶~~~~~~~~
可能ㄊ想採吧
哈哈
有些話多說只會讓人更難體會,就讓大家欣賞完圖片,發表一份簡潔中帶有極致細膩的感受...
回覆刪除我的極致主義,一個人..一家書店..泡在書堆一整天
所以老師的意思是說明年不教了嗎??!!
回覆刪除這太囧了啦
本來這學期想修老師在室景開的課
可是因為今年設計課在禮拜二
怕晚上翹太多課想說明年再來修的說......
那就只好祝老師早點畢業囉
希望我畢業前還有機會修到老師的課!!
這學期現建換了新老師
已經有兩個同學跟我討論過後覺得還是老師您教的比較好呢!!
難得浮出水面 本來想說偷偷低調看
不過這個消息太震驚了 所以要回應一下!!
「美國的建築不僅落後於歐洲,而且已經落後於亞洲了」(這裡的亞洲他還說要先把日本去掉)
回覆刪除學長
張永和有沒有說明要把日本去掉的原因呢?
學長
回覆刪除好棒的論文
不過我有點小小疑問
跨國指定的高句麗陵墓遺址我記得是中國與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
另外科隆大教堂之所以會被登錄於危機遺產我記得是因為萊因河對岸「計畫」興建高樓,但其實沒有一棟高樓被蓋成,後來因計畫撤銷〈據說科隆士縮小開發範圍引發業者不願進駐〉才在2006年的委員會中除名的。
如果有誤請學長指教
回覆刪除我說啊,
對於美編欠佳的刊物,
總多少會讓讀者對文字捻來的興致,
顯得些許意興闌珊,
我想你也肯定是深有同感。
好不容易把佳文貼回小窩,
請也至少把段落再稍微人性地切開,
貼心點讓近視度數高達600的不才我,
能夠好好地看完全文嘛@@~~愛你唷!
恭喜你!!
回覆刪除拿到錢啦!!
遲來的恭喜還是恭喜!!!
回覆刪除哈~~
回覆刪除時間過的可真是快!!
轉眼間
我變瘦了
也結婚了
又準備唸書去~_~
"貢免枝">>>版主自己寫火星文唷...哈
雖然我是建築的門外漢
回覆刪除但我非常喜歡極簡的風格
這個世界已經太過複雜
我們生活的屋子應該簡單一些 :)
學長
回覆刪除您這一篇可不可以也放在我的部落格
小杰老師真是用心,
回覆刪除總有即時訊息捎來,
感謝ㄋㄟ~
加拿大的好可愛~~~~~好像娃娃國~~呵呵~~~
回覆刪除大帥哥:
回覆刪除你對美心公司期待太高啦~
美心公司只關心自己的預算執行績效、辦了幾場活動的效益,
對於這種世界趨勢的東西哪有啥熱情......
"顧閎中和周文矩到了韓熙載家以後,正好碰上韓熙載在家裡辦轟趴"
回覆刪除一看到"轟趴"這兩個字, 差點沒笑到肚子痛.
許多年前, 在台北燈會第一次看到漢唐樂府的演出.
極少的口白(好像是使用古語), 極簡的動作, 讓我看到目眩神迷, 就這麼僵在原地目不轉睛地看了半個小時以上.
那畫面, 真是美啊.
哇!老師
回覆刪除如果我可以住在照片裡
要我怎麼極簡都行啦!
好美的藍與白....
真的好美
沒有人踩喔....
回覆刪除會不會是因為
「看不出來是新的!」
至於
為什麼要被踩三下呢
因為
穿新鞋的人才不會因為不專心
一直低頭欣賞而撞到電線杆啦!
有創意!有創意
哇!
回覆刪除好令人感動的一隊小花
好綠的公園喔.....
好綠....
哇,真的好美噢
回覆刪除是你消失久久吧
回覆刪除MSN人去樓空
只好到你換來換去的不落格調查一下看是躲哪去了
當了老師這麼幾年,今天完成了我第一封推薦學生進入研究所的推薦信。
回覆刪除=>
這代表的是
老師太遜了
還是你的學生都太遜了
呵
來亂的
噗~~~小盒的留言真妙
回覆刪除謝謝你的資料,幫了我很多!
回覆刪除請問一下~你都在哪裡找告這些有關旅遊的資訊
回覆刪除因為我現在在紐西蘭觀光科的四年級學生
我現在在寫我的畢業論文~
有關世界七大觀光幾點
如果你有任何資訊可以交流一下嗎??
or can u send me email please
s2043012@ipc.ac.nz
謝謝
>.<
回覆刪除看不到文章
學長您好。
回覆刪除幾乎,每日都會來部落格瞧瞧,就跟學長打個招呼囉,也表達感謝之意~~
我是89級的林秀叡,已申請上德國Cottbus布蘭登堡工業大學的World Heritage Studies課程,明年秋季入學,這一個與UNESCO合作開設的碩士課程http://www.tu-cottbus.de/whs/。
忘了如何得知您的部落格,但之後經常拜訪,因學長整理的資訊與發表的論述,令人受益菲淺。
我對世界遺產與歷史建築保存之關懷,自大學以來,一直都是持續但"隱性"的。就讀城鄉所以及之前在宜蘭建築師事務所待個一年半載,雖參與過歷史保存相關案子,但都間雜著許多其他因子(ex:民眾參與、設計取向...),一直未將學習重心完全放至歷史保存上。後來思考著自己是否適合待事務所,徬徨之際,正巧遇上台大洞洞館事件,眼見那些理應最有人文素養的文學院教授們,一面倒地要求全部拆除三棟洞洞館以蓋新大樓,完全不願意接納任何新舊交融的可能性,才決定申請國外學校就讀,擇定歷史建築保存、經營相關領域,這也是與孫老討論過後唯一選擇的program。要感謝的是,在懵懂摸索歷史建築、世界遺產種種之前期,的確是靠著學長部落格與傅老許多文章而入門的。
arc1001@gmail.com是我的信箱,期待在這兒不斷看見好文章。 :D
那應該要趕快去那裡吃個飯呀!!!!!!!!!!!!
回覆刪除以後去那裡又只能繞個圈圈就走了......
我去吃過啦!妳趕快去吧!呵呵~~~~
回覆刪除遊客數多、入館人數多、營運桌數多及用餐人數多並不代表文化績效,藝術文化內涵與商業經營之不同在於質化、量化之區別
(可惡!我的留言被砍掉後半段了。我得再寫一次!)
回覆刪除雖然他們在文化層面的努力不夠,但我覺得遊客滿多的也算是個成功!(要記得估一下遊客承載量!呵呵~~)
但是捏!當個大家都去過的餐廳,都比當文資館(蚊子館)好多了!呵呵
但在歡喜我們有世界級的文化遺產時,不要忘了,我們的保護工作一直不夠努力!!
回覆刪除哈哈哈
回覆刪除文資館說得太好啦!!!!!!
在2007年的世界遺產審議大會上
回覆刪除UNESCO指責中國麗江古城修復計畫問題叢生的新聞
至今還記憶猶新說
沒想到....呵呵
不過還是要恭喜一下中國
另外
在28日巴黎UNESCO總會舉行的「世界遺産條約」9個締約國的改選大會中
中國得到105票的最高票
當選新科締約國
這也給他恭喜一下啦^^
學長
回覆刪除因為最近沒睡飽所以不小心把中國給矮化了.....
中國是當然締約國(1985年成為締約國),不是新科締約國
在這次「世界遺産條約」締約國大會(這次有150多個締約國參加)中
中國被選任為新的委員國
在此更正
我去吃啦!!!!!!
回覆刪除那裡真是風景好
地點好
門口就是攤販香腸叭ㄅㄨ冰
旁邊就是間花不溜丟的廟
下面就是西子灣蘿蔔坑
雖然東西很貴
但是很多人把外面香腸買進來吃
非常台的一個景點呢!
那邊的小姐還會說
這裡是古蹟欄杆不能坐ㄛ~~~
哈哈哈哈哈!!!!!
台灣一直都很後現代景色拼貼(後現代是外國人的字)
打狗領事館站在那個位置還是不要太潔癖好了
建議一下
回覆刪除如果對世界遺產有興趣的朋友
當要在那個UNESCO World Heritage Centre
查想要看的世界遺產資訊時
記得注意每個遺產網頁下面的links
有的會有WHAT做的360度影像喔
數量正在增加中
學長
回覆刪除這方面的教育就要靠您了
我發現台灣對於世界遺產這個東西的認識還是不足
可能是大家都不關心這個東西吧
好幾個月前
我在台灣一個很有名的法人組織的網頁上
看了這一篇
http://e-info.org.tw/node/21479#comment-34088
學長您如果點來看應該會發現幾個地方怪怪的
那一篇很明顯的是參考中國新浪網
http://news.sina.com.tw/tech/sinacn/cn/2007-04-12/100738145350.shtml
中國新浪網那篇寫的很好(不可否認的中國在這一方面的確進步我們很多)
可我不知道參考人家的東西還會有錯誤?????
之後我有寫下面這封信給那個組織↓
...........................................................................
您好
拜讀了這篇報導受益良多,不過有幾點需要修正不然會引起別人的誤會
①Tower of London=倫敦鐵塔?(據我所知Tower of London是一座Norman樣式的城堡)
http://whc.unesco.org/en/list/488
②「氣候變遷與世界遺產案例研究」這一份報告,其目的除了喚起世人維護自然文化遺產的意識,並希望藉此將支持的力量動員起來。在UNESCO世界遺產場址名單中,共有830處自然文化遺產名列其中?
這份報告並不是將830處的自然文化遺產都名列其中(830處是2006年世界
遺產的總數量,2007年已經增加到851處)
UNESCO的這份Case Studies on Climate Change and Word Heritage報告
是說將全世界的830處的世界遺產名單中列出特別受到地球溫暖化的威脅
的26個世界遺產(包括Tower of London, Kilimanjaro National Park
and the Great Barrier Reef)來進行案例分析研究。
節錄原文:The report features 26 examples - including the Tower
of London, Kilimanjaro National Park and the Great Barrier Reef
- case studies that are representative of the dangers faced by
the 830 sites inscribed on the World Heritage List.
原文出處:http://whc.unesco.org/en/news/319
以上
請指教
...................................................................................
可是他們好像不鳥我
聽到成大有學妹申請到德國布蘭登堡的那個世界遺產學程真的很高興
台灣的世界遺產知識的深根真的需要更多新血的加入
另外
日本的筑波大學已經有世界遺產學的碩士課程(他們稱博士前期)以及博士課程(博士後期)
http://www.geijutsu.tsukuba.ac.jp/~heritage/MasterCourse/top.htm
如果想申請這類的學程又不想離家太遠,日本可以考慮一下。(日本的獎學金也是很豐富的喔)
“這個差不多先生”
回覆刪除已經讓我們落後先進國家好幾十年了
台灣人好的不學盡學一些壞的
哇...有獎學金耶...不過似乎要以某世界遺產為標的,最好是研究瀕危世界遺產...傷腦筋,台灣根本沒這些被認證過的東西可研究...
回覆刪除嗯嗯, 在聯合國的架構下, 不是State body就不能簽署世遺公約.
回覆刪除這表示, 在世界上某些角落可能有遺產潛力點會一直被放著不管, 很"危險"呢 XD
說不定, 這可以成為對WHC的批判之一呢
hi 芳杰學長, 曾小羊來報到 :)
不隻你的遺產經理人的資料是從哪裡來的
回覆刪除目前我也在研究這ㄧ個的議題
不知有無可參考的書目或論文
感謝指點
謝謝囉
對世界遺產有興趣的人恐怕只有知道ICOMOS和IUCN在遺產候補地的調查,審議大會中的推薦、勸告等作業過程中所扮演的腳色。
回覆刪除其餘的組織在「世界遺產中心」到底是承擔了什麼樣的重要工作,
不是很清楚,還請學長指點迷津^^
THE FEE IS £1000........HO!HO!
回覆刪除但是關於科學卻是社會“科學”界的一個遺憾呀~~~
回覆刪除社會“科學”因為沒有辦法把人們抓進研究室去除所有非研究主題的變因
所以一直都有實驗無法被驗證的漏洞
或是說真的抓進研究室做了一個可以被驗證的實驗
卻失去了社會中最精采的部分-變動
或是有著統計無法還原為社會的爭論
所以身為社會“科學”研究的我們
科學到底是什麼角色????
如果來的話 關於那些蘇格蘭啤酒與威士忌的巡禮就交給我來處理囉
回覆刪除讓我把大家心裡對和(先生)的OS直接說出來吧!!
回覆刪除漢(先生)您跟漢光不只把古蹟都修錯來還修倒了
也把您的名字都修臭了
您就別再插手管古蹟了吧!!
"國外的文化遺產之所以受到良好的保護,絕大多數的第一要件,就是要先讓文化遺產週邊的居民對它產生認同與願意接近,筆者個人認為理想的古蹟,是一個在沒有觀光客的季節裡,都還能看到地方居民會往古蹟場域活動的景像" 寫得很好。我還覺得,若能提昇臺灣民眾對於古蹟的素養,讓民眾體會到古蹟內消費的附加價值,或許能夠為臺灣的古蹟經營管理困境提供一個很好的出路。
回覆刪除漢老在談古蹟維護的時候
回覆刪除沒有把威尼斯憲章(西方石造文化古蹟為主)
這個東西拿出來,
就像日本在談日本文化財的修復原則
也不會把威尼斯憲章拿出來談一樣。
因為威尼斯憲章是不是適用於亞洲文化圈,
很早就被人拿出來質疑,所以才有奈良憲章的出現。
我想漢老的意識裏如果認為在台灣有資格當古蹟的是中國的合院式、宮殿式等與日本一樣的木造建築的話,
如果是這樣的意識,整篇的論述就沒有什麼奇怪的。
博物館式的保存這樣的一個論述的後面,是盡量找出符合原建築物機能的空間再利用,我想才是漢老所要論述的重點。
漢老談到古堡當旅館是理想的空間再利用的案例。原建築物機能與格局沒有做很大的改變,這樣的空間再利用的方式,除了避免大修大改,破壞結構體,結構體裏經過一段時間所會出現裂化的部分,也會在人們使用的同時被發現,方便進行維護跟修理。
這個在日本,文化財建築物的空間被賦予新機能進行再使用時基本上都會遵守的原則。
漢老的論述跟鈴木博之教授的論述有点類似。
漢先生認為「…最理想的再利用方式是可以完全不破壞古蹟的方式。那就是博物館式的保存。」
回覆刪除答:源自他籌備的台中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內,有座原本被廟公要拆除的廟,整個屋頂原樣搬到科博 館裡面。
漢先生認為「認為古蹟修復應該撇開材料的束縛」
答:他講的其實是,228和平紀念公園裡,國立台灣博物館屋頂被他漢光木桁架改為鋼架的那件事 。
漢先生認為「…所以重要的古蹟都應該由政府負起經營的任務。」
答:他講的其實是,他籌辦催生的台中科博館,是政府經營很成功的例子。
漢先生的文章,配合他的傳記去看,就什麼都看懂了。
對了
回覆刪除我記憶所知,漢先生並沒被稱「漢老」過
比較正確且被廣為用過的稱呼,是「老漢」
是喔
回覆刪除基本上我連他長相甚至全名都記不太起來..寶德?德寶?
下次改進
學長的知識如果是粗淺
回覆刪除那我們這些做學弟的豈不是要挖個洞把自己給埋起來
我把學長給我漢先生(不是漢老)的東西看完
僅就自己的認知或者是讀過的書,上過的課做個比較
事實上漢先生在台灣有什麼影響力
做過什麼樣的事情我並不清楚
如果我的認知與台灣的現實環境有什麼脫節
或者是有什麼矛盾之處
還請學長多多指教
1980年以後的古蹟(世界遺產)理論,老漢應該都沒讀過。
回覆刪除所以,我們拿1980年代以後的理論跟他文章對照,是沒有意義的。
他的「古蹟理論」,是來自於他1960年代去唸藝術史,及他自己修古蹟的經歷心得。
所以咧,要看懂他文章,是該先知道老漢一生的經歷,會比較知道他在隱喻什麼,在閃避什麼。
學長:您和老師都要來嗎?果然是很貴又只有少數人可以參加的呀!有任何需要就請直說吧~
回覆刪除我想漢先生那一代的知識份子和我們這一代完全不同.
回覆刪除他們擔負著很多引進西方知識進入台灣的任務, 他們視野可以很廣, 無所不包, 而回到台灣後可能要在一片荒蕪中開啟一個新領域, 但對該領域尚未有非常堅實的理論基礎, 也來不及太深入, 就馬上要投身實務了. 因此漢先生在建築之外領導了很多領域, 諸如古蹟保存, 藝術史, 博物館學, 教育.
不過我們這一代, 許多專業與次專業領域都已經有相當發展 (儘管進步空間仍然很大), 因此知識份子需要有堅實的知識論與方法論, 除了該領域的廣博知識外還要在特殊次領域中學有專精. 畢竟我們寫出來的每一句話都要接受其他專業者嚴厲的檢視與批判.
看看漢先生的文章, 真的如Kai-shao所言, 有相當程度基於他的經驗與感覺而非基於理論辯證. 我想不用把這位前輩神化了, 他寫的也不過就是一種說法, 有時可以給我們些靈感, 卻也需要大家來批判來對話.
原來PPP可以簡稱3P.... XD
看到營建傳統失傳,比老建築被拆還要令人擔心...
回覆刪除能否順便請教學長,關於台灣craftsmanship的政策與傳承現況?
老漢會修古蹟,也是歷史的偶然。他原本是百分百的現代主義者,是討厭任何現代主義以前的東西的,也許他不是現代主義另一種極端,對傳統的建築採趕盡殺絕的態度,至少一座新建築設計案到他手上,他絕不會採現代主義以前的形式。
回覆刪除他會碰古蹟,主要是東海系主任任內,彰化孔廟快倒了,縣長基於「孔廟是偉大中華文化象徵」的意識形態下,決心要修護,而東海就在彰化附近,就找上門來。再來就是板橋林家花園案,會到老漢手上,也是因為蔣宋美齡常被美國朋友問到,台北附近有什麼可以彰顯「中華文化」的建築或地點,那年代台北城視覺主體是日本時代留下的西方古典意象,於是宋美齡隨口一句話,週圍的人就找遍台北附近有什麼可以彰顯「中華文化」的地方,找啊找的,就找上當時破敗且被老兵難民佔領板橋林家花園,修復工程由台北縣政府負責,不知怎麼找的,就找到老漢手上。
他是被趕鴨子上架的,他不是有了中心思想,理論建構,大聲疾呼,再步入這個領域的,甚至,他建築養成年代的心態,是要盡力消滅傳統的。
(以上不是我隨便說說,他自傳都有,只是用我的語氣寫出來)
所以呢,他一路的古蹟文章蒐集起來,是會有很多破綻的,甚至呢,是為了不與他以前經手的修復案牴觸的,避免自打嘴巴,有些話就要將就了。
所以說咧
回覆刪除集合眾學長的結論
這個幸福的建築家也沒這麼偉大
台灣古蹟的未來實在不需要跟他綁在一起
他的東西就參考參考將就將就唄
所有政策的變革還是需要我們這一代去努力
每當看到我們可愛的信安公為了發揚我台灣文化積極投入教育界培育優秀人才的作為,怎麼看都覺得台灣的未來是有希望的(DI)
很棒,很用心的blog。
回覆刪除哈哈 個人覺得這都是書寫的藝術. 我們熟世界遺產的可以質疑世界遺產的評分, 我相信其他領域專家也都可以輕易地質疑其它指標. 另外, 各個指標的量化方法也很令人好奇....那些統計數字開平方或開立方各是根據甚麼呢?
回覆刪除呵呵,我出國時也都會衝去郵局買郵票ㄋㄟ...
回覆刪除不過只買世界遺產或文化資產相關的,
畢竟還是要鎖定在自己有興趣的主題才會想長久保存~^_^
我蠻喜歡文化之都這個制度的, 因為由評選過程及文化之都的任務來看, 分享交流的精神比競爭來得強烈. 而且因為國家輪流的考量, 可以將文化觀光的焦點重新分佈到文化資源較不強的國家, 看2008後的名單很明顯有這個味道.
回覆刪除(譬如我們小小比利時在2015已經要排到第四次了... 我想真要找第四個文化特色很強的城市還真不容易, 但是這可以鼓勵城市努力加強文化競爭力, 譬如我看我們的Gent近年就很躍躍欲試... 這是好現象)
我也要恭喜 我成大的同學郁森!
回覆刪除我們班好多人投身文化遺產呢 呵呵呵~
我們的法律老師介紹過一個藍盾在海牙公約中的困境:即使藍盾明示了交戰國攻方不可打,守方不可軍事使用,但戰爭實務上非常難以約束。尤其是守方,因為戰爭開始時可能攻方仍小心翼翼,但守方可借用這點策略性運用藍盾建築當軍火儲藏甚至埋伏;等攻方發現這個策略後才學乖,反而會特別針對藍盾打... 結果藍盾反而被利用為戰術工具 XD 不過除了在戰爭中之外,法學界大致很肯定藍盾的效用。
回覆刪除學長你的論文題目是什麼呢?每次看你的邊寫邊叫都好有趣~
請告知專題惠林金雄理事聯絡電話
回覆刪除小弟有事請益謝謝
小羊兄
回覆刪除據我所知,歐洲除了在推廣preventive conservation的機制之外,
好像每年都還會舉辦老建築物的保存修復展示交易市場,
denkmal-European Trade Fair for Conservation Restoration and Old Building Renovation
具有保存價值的老建築物的所有者,可以去這個市場與設計者、修復的營造廠、匠師、建材商去進行交易。也可藉這個市場所舉辦的修復研討會,解決建物所有者有關保存、修復的問題。
http://www.leipziger-messe.de/LeMMon/denkmal_web_eng.nsf/
如果您能把這些觀念帶回台灣,將是老建築物保存修復界的一大福音^^
加油!!
我也要恭喜 我成大的同學郁森!
回覆刪除我們班好多人投身文化遺產呢 呵呵呵~
這兩句話可以完全複製哩。
呵呵,在考場看見郁森和兩個台大博士班的學長姐,我就覺得果然這次去考考的前提沒錯---逼自己多看書,因為大家實在太有實力了,實在讓我這種半路出家的人望塵莫及啊。考前還多虧有學長的部落格可以抱抱佛腳哩。
回覆刪除題外話,小抱怨一下。公費生前往的國家,真是越來越集中於美英兩國了,今年的榜單更明顯(這是一種國家力量輔助、允許下的美英學術殖民嗎?)。歐洲越來越多英語授課的學程,只要持托福或IELTS成績即可申請,早非以往去德國得用德語、去法國得用法語唸書的舊思維,甚至德國將於2010年全面改變學制,改成與英美同行之學士-碩士-博士體系,也就是未來臺灣的大學生可直接就讀德國碩士,臺灣的學士學位不再不被德國承認。但教育部公費留學的語言規定,卻未隨之放寬,直接逼大部分的人在報名時得選美英兩國,實在不甚妥啊。
健洲兄,
回覆刪除Thanks~ 這個我明年會去參加!如學到什麼觀念當然要和大家好好分享。
不過每次看到歐洲的老建築修復市場, 回想台灣心裡都打個寒顫...
就我目前看到的,他們的許多建材產業與工匠技術似乎在20世紀並沒有嚴重地中斷過,所以各種老材料都還是有完整的產銷供應鏈。譬如一個法國屋瓦工廠就有大規模開採生產線,每年都有來自全球古蹟的大量訂單,甚至還有比古蹟訂單還多的當代建築物訂單;當經濟規模大又有競爭廠商時,成本與定價也降低了。
相較之下,台灣的老建築市場會不會小很多?譬如我有一次接觸到兩廳院的日常維護,他們那個規格的屋瓦只剩下一家在做,而且唯一的訂單來源就是兩廳院...
我的感想是:這些歐洲國家的許多老建築營造行為,在許多當代一般建築(可能有一大部份是以前留下來的)上都還廣泛運用,這點看來台灣的狀況就很不同了... 如果我們的老建築未能在營建市場上佔一個夠大的份量,會不會就難以避免被「古董化」呢?
抖抖抖台灣有線電視網路...
回覆刪除抖抖抖 他也欠我錢咧
學長新年快樂!
回覆刪除新年快樂! 萬事如意!! 心想事成!!! 皆大歡喜!!!!
回覆刪除還有~~要一起共同努力加油喔!
帥哥杰:
回覆刪除今年請務必拿到薄薄的那張紙......
新年快樂
回覆刪除^^ 收到
回覆刪除在新的一年能收到長輩的祝福自然是最開心的事了 XD
好的
也祝福你唷 ^^
尾牙見ㄏㄟˋ
新的一年再看這篇文章
回覆刪除有幾句話還是讓人很感動
扛八爹 ^^
本來以為終於看到人性化的文章了,
回覆刪除結果看到一堆看不懂的英文有點怕,
後來發現是很多語言的新年快樂,
真可愛
新年快樂!^^
學長
回覆刪除再加一句
Japanese-明けましておめでとうございます。
小盒子我也是
回覆刪除懷念的時候再沒血沒淚如我的人都會感動
如果可以
回覆刪除真想走遍大師作品呀
我也很喜歡跨國指定的概念!其實我私心的最終理想是:無國界指定。現在提名的過程都是由國家來跑,有許多被國家機器排除但對市民很重要的遺產都無法被關注到,而像我國這個不是聯合國會員的state則連提名的機會都沒有。
回覆刪除不過我也擔心跨國指定的另一個問題:是否需要經由每一個國家的內部政治過程同意後,才可以指定呢?如果這樣,8個國家一致同意的機率比1個國家自己同意低很多。譬如有另一個準世界遺產Wadden Sea (Ref.: 1783),由於是丹麥、德國、荷蘭跨國提名的,結果因為卡在荷蘭一個小鎮不同意,致使即便丹麥與德國都同意了卻仍不能指定,而勞民傷財的指定程序就無限期延宕著。以Le Corbusier作品的這八國來說,我希望它作為一個遺產網絡能比一個遺產區域來得簡單,萬一有那國不同意,是否可以僅指定其他七國的作品呢?
另外前陣子聽WHC的亞太區主席Giovanni Boccardi跟我們提到,關於現代建築遺產,WHC已經開始關注其永續性課題,畢竟WHC指定某一類型建物為世界遺產會鼓勵各國指定該類型為古蹟;但,現代建築的生命週期與綠建築表現在建築史上非常不良,如果要以世界遺產的標準維護可能會砸下相當大的資源。譬如比利時那棟 Maison Guiette,一方面混凝土已有一定程度衰敗,一方面當初設計時的外牆保溫效果就很差,暖氣開個不停,但若想要作絕緣又在外牆的遺產價值上有諸多限制,目前是工程界的棘手問題.... :P
--
btw,歡迎來歐洲遊遺產!如果學長你來了我一定要跟~
上學期上了Collin Renfrew的考古學方法,有一個心得是:excavation在當代的考古專業中已經被最小化了,能不挖就不挖,而要盡量研發不挖就可以推測地下物的技術與方法,包括文學的古文件與神話等、自然的農作與地質觀察等、科技的遙測、聲波測量等,還有從許多別的考古研究成果推論... 這已經成了一組有系統的方法,總是在經年累月的遠距離研究後,才偶爾下一個excavation的決定,然後在開挖過程中如臨深淵地時時刻刻控管每個過程、每個物件和每筆資料。
回覆刪除當然這也仰賴財力、科技與先進設備,不知道台灣考古界有多少能量可以這麼做呢?
學長要去歐洲的話,我也要跟喔~
回覆刪除若於九月之後出發,歡迎至寒舍坐坐。
以後會不會多出個類似"有價值遺產"之類的標籤,可用更彈性的做法去維護與再利用,而不被"世界遺產"的標準綁死?就類似台灣說的"歷史建築"囉。如果真這樣做,還地球上大概又會多出一大堆標籤......
在google找德勒斯登易北河溪谷的資料
回覆刪除竟然跑出來你的部落格
嘿
澳門東望洋燈塔事件你知道吧
澳門民間單位「澳門護塔連線」及「保護燈塔關注組」採取積極的手段,直接向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檢舉東望洋燈塔景觀受周邊建築物高度威脅
還蠻絕的
正在寫這部份
謝謝你的資料,我在收集論文資料的時候找到這裡,正好在寫這個topic,非常感謝
回覆刪除"在保存這塊領域, 我們應該更要瞭解西方觀念的來由
回覆刪除以免學到了表皮,而忽略了人家箇中的精瓍"
說得好!!
出國走了一趟後, 更同意這個說法!
另外關於公費留考留學國家, 其實並不只偏重在英美兩國.(保存類)
像95年開的就是日本的名額.
有心要考的話, 不論開那個留學國, 語言證明先準備起來放, 等個1-3年, 應該都可以等到吧.
當然可以英日語都會是最好的啦.
原來這個案子就是巧食鋪啊!
回覆刪除上個月還在台中合樸攤位遇見巧食鋪的老闆夫婦,因為我幫忙中寮溪底遙的朋友一起擺攤,而巧食鋪店裡也有溪底遙的產品。果然,這家店賣的都是好貨哩。
台南的天空好漂亮
回覆刪除這房子蠻特別的,真想進去瞧一瞧
我也去台大聽了幾堂楊老師的課, 想起跟著郭黛姮老師逛台南的日子
回覆刪除粗淺的感想是--做考古或古蹟這行的必須具備以下條件:
1.熱情
2.身體健康
3.耐操耐磨
才能忍受金錢上或環境上的困頓
因為查論文資料
回覆刪除意外闖進這裡
這星期一很幸運的
楊教授也來我們學校演講
雖然只有短短的3個小時
但是從楊教授身上看到的
是做學問認真、嚴謹的態度
真的很佩服
可惜成大離我太遠
要不然真想去旁聽啊~~~
我其實是您的忠實粉絲
回覆刪除只是唯恐發言沒內容壞了這個優質部落格
未曾留言
楊老師興致一來 常常忘了時間
你們可要替他斟酌喲
另外 請維持這個部落格的"硬"
因為大部分的部落格像是私人手札--軟得不得了
"硬"才是您的特色啊...
有一個星期天我去Ohio一個老磨坊玩
回覆刪除見到有人在修復
我就問他你們怎麼在星期天工作?
他就跟我說
他是歷史建築修復承包商
平日修復就是他的工作
利用假日來這裡當義工
在這裡修復的人都是義工
還有一回我去了一個老車站
政府無法撥款修那個車站
居民就組了一個保存協會
自己募款自己修
也在車站前弄了一個小藝品店
賣紀念品籌錢修
有錢就修
沒錢時就擱著
那個車站已經修了六年了
幾乎都是義工在修
一位先生看我在車站徘徊
就帶我進去看修復的狀況
修的好不好?
我覺得比台灣的古蹟修的好
但我覺得這不重要
難得的是居民的那種保存精神
ㄝ
回覆刪除又是從google跑進來
您部落格也太informative了
我可能看了太多批評的文章
一下子沒辦法接受這篇歌功頌德似的報導
對了
想問你對澳門歷史城區商業化的看法如何?
厚...阿弟
回覆刪除您資料的更新速度真是快
而內容依然蓬派
這讓人更期待您的論文了
加油加油
去了十多個歐洲國家以後
回覆刪除我對美國也興趣缺缺
只是有機會在這住一年後
發現這個移民國家也沒那麼差
賓州旅遊局的雜誌都會放落水山莊當招牌的
印象中附近也有幾棟Mr. Right的建築
可惜啊!好不容易朝向專題集郵了。
回覆刪除不過把課業擺優先是對的,加油!
我目前是集郵的敗家子,哈!!
希望您趕快完成學業,我可以幫助您一些在建築上郵集的物品。
回覆刪除不知道今年臺灣古厝類的郵票有沒有幫助?
唸書本應該只是生命裡的一段短暫過程,不該是如此地緩慢前進。
回覆刪除這句話,心有戚戚焉!
簽名蠻漂亮的
回覆刪除真的很漂亮啊
回覆刪除不敢相信在台灣有這樣優質作品
回覆刪除你部落格太讚啦
不知道從哪裡晃到這個地方來的!不過卻為了板主的專業與熱忱為之驚豔。
回覆刪除雖然我不是學建築的,只是旁支的造園景觀,不過個人的偏愛,對於這樣用心經營的Blog覺得真的很棒。
強力推薦這用心的部落格。
哈囉你好,尋找美食無意間看見你的部落格,因為喜愛美食對這方面有興趣,與家人一起開了一家艾麗塔美食樂園,我們有排餐燒鍋中式簡餐火鍋等等 ...
回覆刪除價錢在230~320上下
全部餐點都有附沙拉吧無限供應有炒飯,義大利麵,現炸雞米花,沙拉,濃湯,果凍,蛋糕,麵包,冰品,水果唷
你可以參考看看..
你來的話跟我說你叫阿杰我幫你打85折我都在櫃台當有緣交個朋友...
店名艾麗塔美食樂園餐廳
電話(07)556-8787
部落格http://tw.myblog.yahoo.com/nefertiti-foody
裡面有詳細店家內容喔
這篇寫得蠻精彩的, Kai-shao學長補充的還真是恰到好處, 可惜漢先生可能看不到, 我更擔心的是, 漢先生除了在這個奇怪的時間發表了跟時代脫節的看法外, 至今仍然在各大競圖評審的場子呼風喚雨, 非常可怕, 哈!
回覆刪除我很喜欢煮菜
回覆刪除無意間link到此頁,簡直像是看到自己近年來的OS
回覆刪除能看到有人開始對台灣文化資產保存觀點的批判及對理性討論的呼籲
終於讓人覺得台灣文資又有點發展的跡象
忍不住要給板主拍拍手,加油
不過,台灣目前尚有歷史詮譯的包袱加上面子馬屁文化,
何時能理出中心思想、又何時能真正就事論事進而提升專業....
還需要很大的心力
雖為"局外人"(總因沒身分被研討會的篩掉的人)先精神上支持囉
期待板主搞定論文後的大作
學長
回覆刪除回國後深刻的發覺
台灣的文化遺產就如你所說的
只有象牙塔裡面的那一群局內人才懂
昨天跑了一趟嘉義郡役所
要連署呼籲保存
哼~對我這個局外人而言
實在沒什麼說服力
趕快畢業 台灣需要你
學長加油! 快快畢業!
回覆刪除好久沒來你的blog留言了, 因為我也忙著要畢業, 然後開啟新旅程.
一起加油!
在位者,通常得接受諸多批評。然而,卻可曾想過,為什麼政府官員找他?很多具有決策者遴聘他?漢先生凡事好採「客」位,得要別人上門找他,他從不自我推薦的,我想在當時學識淵博的建築師也不少吧!唯一可以解釋的,是他值的信賴的人格特質,以及他豐沛的創造力,加上勇於承擔責任使命感使然!真的與他共事過,相處過,就能明白,一個人的成就,除了機緣,加上努力,更重要是為人處世的態度,與人格特質。
回覆刪除你好
回覆刪除最近因為上網搜尋資料無意間發現你的網站
沒想到今天在你的文章中就看到我同學的名字了
(那個不丹籍的獎學金得主就是我同學啦)
我也是在德國修這學位的
而你文中提到的成大學妹
其實他本來去年就要來唸了
但因為準備考試而延遲一年入學
除了你提到的那些學校以外
澳洲也有世界遺產的學位可以拿
沒想到我昨天才發現你的網站
今天就在這裡看到一些我知道的人以及熟悉的事
還真是巧
總之世界遺產這一塊以後還請你多指教囉
我是IDEA taiwan的執行秘書,同時也是樂生療養院保存運動的成員。今年我們受到國際組織邀請參加了全球漢生病(痲瘋病)NGO大會師活動,在會場我曾向國際組織提出共同推動全球漢生病世界遺產指定的工作。也認為這樣才能排除政治的干擾因素。目前這個工作正在推動與串聯當中,看到格下網頁,除了羨慕柯比意的建築(許多屬私人所有)都能指定世界遺產,漢生病人被隔離剝多人權,在世界許多角落被流放欺壓,這段慘絕人寰的人類黑暗歷史可以納粹壓迫猶太人。台灣曾經有過這段歷史,但是文建會因為受到政府高層決策(財團影響)而不願意指定古蹟。就所知聯合國有要求要列日世界遺產的史蹟也必定在其國家受到重視,換言之是國家公園,國定古蹟等等。也就是說樂生院要有機會擠入世界遺產之列,文建會一定要優先指定國定古蹟。
回覆刪除這問題如上所言,是不是另依種國內政治問題?
榮老師
回覆刪除你好
我是先前留言過,在德國唸世界遺產的路人啦
因為需要幫實習單位(文X會)準備世界遺產相關知識
輾轉在你這裡發現許多已經中文化的有用資訊
想徵求你的同意引用部分相關內容
(否則我大概一半以上的工作時間都在做翻譯)
如果不方便的話也沒關係啦
就告訴我一聲
我的email
zzooee1127@hotmail.com
謝謝你
這是我曾祖母娘家
回覆刪除我也很難過
維護古宅真的很難很難
我自己的老家也很美
但是維護不易
看到他的衰敗
我差點得憂鬱症
帥!!但那是做啥用ㄉ?? 除ㄌ測量太陽位置
回覆刪除rhwertjhgerjihihhhfgujbfghyrtirhutinqirgqoegibkbufyhoqlqepjkfhjeuhjshgurguyweryhbuivabvwurthuudhfusdtnfvfhghggggggggeirhghghuhgirjhivbrhgidfghihnnibeojhfiekkufvuf;dmioflidhvnuesqzhkgfplphgidfjgkfkjjhgriynbvnrnmnkzhirejh jghihfgiurehunjrunguujdfguhgdhfjguieruigruuinikmeighbedhfasrghhjkfhgdjasieonbidtgikhjijhgriugbhfghdjsbghdjruemibyhgjidhjghgdhfiughejrguerhergnbhfbhfabiruyrnjhgdjnhbbhfdsjhghfdjhfgjhhdfghughuhmkaiugoaqejkoahkjejiujbuffojffjhrtherthhdjfhgjerhiknbhetoigijhijkhgjfjhvdfjghuerunbooihaigj
回覆刪除jfghadujhgjrhughurgkaerhgjjkoboitjlaonitgholgjkerhaerhkadnjkjaekiierjiojdllhgjksdfjkdfgk lkhnljhskk
我是笨蛋
回覆刪除我是厦门《搜街》杂志的编辑,能和我联系么。
回覆刪除msn: wjm_531@hotmail.com
阿杰兄,不小心逛到你豐富的部落格,真是開心。祝一切安好,元鴻
回覆刪除前幾天看了這則報導
回覆刪除http://headlines.yahoo.co.jp/hl?a=20080923-00000868-reu-int
報導中指出
英國的考古學家最近發表了Stonehenge可能是當時一群深信巨石可以治病的病人巡禮遶境的地方。
有一個謎團,至今還無法解。到底是什麼樣的力量會將這些巨石塊從威爾斯運行250公里來到這個英格蘭南部地方構成這個遺蹟。
今年的4月,一群從1964年就開始著手調查的英國的考古學家對這個遺蹟有了新的看法,他們認為這些巨石塊在當時被這裡的人視為有著治癒絕症的神力,所以不辭辛勞,花了許多時間和人力將巨石塊從很遠的地方搬來這裡拜的。其中一名考古學者接受BBC電台訪問近一步的指出,Stonehenge的周圍發現許多有著外傷與骨骼變形的遺骸初步證實了這個假設。
相信能夠起死回生的力量是偉大的!
老师好
回覆刪除關於世界文化遺產的夥伴網絡 我就知道 ICOMOS ICCROM
IUCN 今天看到的很多都不了解
开眼了
所以說 ICOMOS 是南方藍囉!
回覆刪除是全知之樹嗎?
老師真利害 酷喔~~
台灣的文化保存工作,既然有文資法的頒布,如果行政機構(比如文建會)礙於行政院及捷運局的壓力而不敢作為,這樣看來應該已經是行政權干預發的優先性了。似乎是有違法令制定的優先性原則。
回覆刪除重大工程與重大文化建設的衝突問題,在樂生案裡面,相當明顯。最近捷運局粗暴拆除六棟有價值的古蹟(更重要的是歷史聚落的完整性被破壞的問題,已經受到嚴重威脅。接下來台北縣政府粗暴邀在拆遷九棟建築物,看到樂生這各完整的漢生病隔離集中營已經快被一塊一塊切除(大卸八塊),文化界怎麼可以忍耐,不發一語?
也朽些人認為樂生價值可能沒有那麼高?是不是有心人故意操作的議題?那你大可親自走一趟或是找更多史料去深入瞭解,至少這是我們作古蹟朋友一起的責任
對於你豐富的建築學問
回覆刪除有問題想要請教您 可否麻煩給我您的E-mail
我想要知道有關1931年雅典憲章的相關資料
希望您不吝指教
謝謝您 希望您不會覺得我太唐突
你真的好棒!!!
回覆刪除以上的各位批評者 缺乏專業胸襟,除了破壞性的攻擊,沒有正面建設的積極性,只有可能誤導學子而已 ... 當您成為現今社會大多數自視過高的 Low EQ SOB 時,只看得見別人的缺點 & 自己的優點 ......
回覆刪除當年的 老漢與今日的 漢老... 沒有變的是一顆赤子之心... 各位批評者恐怕還無法瞭解當年的 老漢 ...... 又如何有足夠的專業學養 來對今日的 漢老 品頭論足 ?!
更正一、當年的 老漢可沒有今日的 漢老 幸運 and/or 幸福
更正二、當年的 老漢與今日的 漢老 所面對的台灣社會,差異不大
更正三、當年的 老漢與今日的 漢老 可都沒有無中生有,胡批亂評
更正四、如果只是幾點 漢老的淺見,引來排山倒海的高見...
當年的 老漢也只會一笑置之,今日的 漢老卻可能會
老淚縱橫 (形而上的)
更正五、當年的 老漢與今日的 漢老,他心中的苦,可能只有
近身者略知一二... 各位網友要適可而止
... 來吧 ?! 亂箭兄弟們...... 我可不是 吳鳳......
親愛的版主:
回覆刪除請你把我的留言刪除吧!!
這位先生如此不堪的言論都冒出來了,
我還是第一次見識到網路媽媽連網友的言論都要管的呢~~
這裡不是我的地盤我不想在這裡跟人筆戰,
所以請你刪除我的留言。
您好
回覆刪除很高興逛到這個部落格
簡單扼要的陳述很多精闢的見解
讓入門者的我獲益良多
最近正在研究文化資產方面的議題
想進一步重要文資的公約憲章 如:雅典憲章、布拉憲章、奈良宣言
目前找到的幾篇文章都是幾句話帶過重點,不知道您是否可分享或推薦較深入介紹這三種憲章的文獻資料呢?
另外關於篇文章,請問為何是威尼斯憲章而非雅典憲章為一個追求文化遺產普世價值共識的開始?雅典憲章不是比威尼斯憲章更早嗎?
謝謝!
您好
回覆刪除看到國民信託,我一直有個疑問
就是既然英國的國民信託在文化資產保存上有有目共睹的成效,
那台灣到目前為止,無法有效啟動國民信託機制的原因是什麼?
是保護文資的觀念尚未普及於民眾嗎?
不知道您的看法是?
謝謝
謝謝您的分享
回覆刪除期待您的文章^^
感謝您的回覆
回覆刪除我可以繼續追問嗎?
為什麼英國人會形成重視文化資產的價值觀而台灣到現在還沒有呢?
張克輝屠殺閩南人,詳閱我的部落格:
回覆刪除http://himarxist.blogspot.com/2009/05/ckh.html
舊文新讀,感受頗多,更有同感! !
回覆刪除阿傑:是我呀!網絡就是如此近!部落格的文章,非常精彩!受益多多! 18日將郵寄給你《杭州灣跨海大橋》郵票首日封哦!多聯絡! !
回覆刪除您好喔~
回覆刪除從您的部落格吸收了很多知識~
另外想請問一個問題:
關於《雅典憲章》是有2個版本嗎?
因為分別閱讀了傅朝卿教授翻譯及導讀的《國際歷史保存及古蹟維護-憲章。宣言。決議文。建議文》中的《雅典憲章》以及施植明(1996)翻譯的《雅典憲章》,發現內容並不同。
上網搜尋看到有些資料說雅典憲章是由CIAM發起、柯比意主持的,而施植明所譯的那本書中也有附上柯比意的前言,加上內容分成95項論點。但在傅教授的書中並未特別提及柯比意,且內容分為7大面向論述。
因此,難道是有2份《雅典憲章》嗎?如果真的不同,那為何名稱會一樣而易造成混淆呢?又以哪一份較具重要性?不知道版主可否幫忙解答疑問?謝謝!
作為 留學台灣 也學文資的我。 來自澳門, 但澳門文化繁榮 老實說是 一種表像。
回覆刪除老實講,台灣在這方面 比澳門好多。了。
您好:
回覆刪除這是很棒的部落格!
感謝你的分享
請問您文中有提匈牙利國家文化遺產部副部長Tamás Fejérdyk的重要談話關於charter的定義,原文請問出自
哪裡呢?
可以方便分享嗎?
Thanks!
Jewel
很好!~
回覆刪除不錯的BLOG!~
回覆刪除很好!~
回覆刪除加油!~
回覆刪除不錯的BLOG!~
回覆刪除加油!~
回覆刪除芳傑兄
回覆刪除您真是厲害內 上週五二十七號我應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法國總部)世界遺產中心專員 林志宏博士之邀出席 世界遺產與歷史城市 演講新書發表會 演講分三個部份 先是從1972年世界遺產公約 來認識 思考及介紹UNESCO及世界遺產與文化多樣性
其次是從搶救阿富汗巴米楊大佛 一起來認識 思考及介紹UNESCO及國際保護文化古蹟 推動世界文化遺產的故事
最後 從世界文化遺產 歷史城市談起 一起思考文化遺產的永續發展 也就是世界文化遺產還是有很多面向要去關照 不只有形 無形 水下這些公約所關照的層面
最令我高興的是 林志宏在演講中提到閣下您內 透過加強世界遺產名錄的「可信度」(Credibility)、確保有效的「維護」(Conservation)世界遺產、提昇締約國相關「能力培養」(Capacity-building)的訓練、藉由良好的「溝通」(Communication)來促使大眾瞭解與支持世界遺產以及希望透過加強「社區 / 社群」(Community)的角色來達成世界遺產公約所欲追求的目標等「5Cs」的概念。真是了不起 很佩服台下有夏老 文化總會 楊渡秘書長 還有國際漢學專家 雷翁 也就是故宮博物館周院長的老師的老師 也一同出席 其他族繁不及備載.....VICENT
自己對考古還蠻有興趣的~
回覆刪除希望我以後也能接觸到考古這個區域~
但不知道要怎麼進去= =|||
P.S. 我是讀商科的= =
今年是埃森吧
回覆刪除呃,總之官網是魯爾區製作的
http://www.ruhr2010.de/en/home.html
如果不是作業需要我也不會知道這資訊啊...台灣在這方面真的顯得封閉了
blog的內容還不錯..
回覆刪除謝謝你提供這麼有用的資訊~因為最近正在研究英國的文化觀光~這些問題很值得探討 :)
回覆刪除板主回覆:
回覆刪除哈
是啊,巧食鋪賣的東西還不賴
還有葉怡蘭小姐的專櫃
有空可以去唷:p
板主回覆:
回覆刪除就說了妹....
快點組團下來玩吧
吃吃喝喝完耍團:p
板主回覆:
回覆刪除ㄛ.............
所以呢???
板主回覆:
回覆刪除哈哈
謝謝您的誇獎
台灣還有非常多非常多的優秀作品
環境是要靠大家努力來維持的
設計者設計的再好,再適用
若沒有整體使用者的維護
很多設計原意也是會被打折扣的
再次謝謝您囉
歡迎常來:p
板主回覆:
回覆刪除哈哈
是啊
我也很想全部親身走上一遍
這是旅行的趣味
更是主題旅行的收獲!!
歡迎來到寒舍, 有空常來唷:P
板主回覆:
回覆刪除呵呵
是啊,你提的想法都很不錯
但那也是我們對於遺產定義多元化的態度使然
關於跨國指定的事情,據我瞭解,並沒有你想像的那麼嚴肅
因為每個國家內的世界遺產提報還是依自己國家的狀況去訂
一起申報也只是讓這個topic可以一起被視為一個整體
但這之中有一些會是政治考量或是政策考量
像2004年北韓與中國一起登錄的高句麗遺址,我就非常懷疑是為了讓北韓
能夠擁有他們國家的第一個世界遺產而順勢推動成功,一方面這也是近年世界遺產中心所積極鼓吹還沒有世界遺產的締約國都能主動踏出第一步,所以像你提到荷蘭的那問題
我覺得只會出現在少數國家會發生,像是美國一樣,都會因為他們國內的法令政策太過"自由主義"而使得被指定為遺產對象的困難度提高
至於永續的議題,一直都在推動,只是很多政策的擬訂與推動都不是一蹴可幾的,因此像台灣若要邁向永續之前大概還有很多事要做!!
若能順利畢業,我當然會去找你們黑皮囉
哈
板主回覆:
回覆刪除希望九月之後
我可以真的變為自由身
哈哈
遺產本身就有價值意涵在裡面了,所以應該不會有什麼價值遺產這種東西,世界遺產只是個概念,對我來說我比較在意我們對遺產的定義與態度,至於前面是世界或是亞洲或是台灣我覺得都一樣!!
板主回覆:
回覆刪除哈囉,您好!! 樂生的事情,我想的確是複雜的許多,我是還沒有實地參訪過樂生,但有從諸多媒介中得知,基本上,樂生能否列入世界遺產,從我的觀點來看,是遠不及樂生本身所扮演的價值來的重要,也就是說,樂生是不是世界遺產,應該無關它所欲表達的價值
從法理上來看,世界遺產中心會希望被提報的世界遺產名單應該要具備該國家的法定古蹟身份,目的就是希望要從國家的層級先保護它,使得該遺產在法律位階上有一個屏障,再來就是地方居民的認同與共識凝聚! 樂生療養院目前無法被指定為古蹟的狀態,的確是有點棘手,如果當政治考量已經大於保存原意時,要嘛就是用政治思考與手段來達成妥協,例如:只先指定部份範圍為古蹟...,否則,就只能癡癡等....
我個人是這樣的認為拉,台灣的古蹟保存運動從七零年代到現在,已經三十個年頭有了,但每每看到還是需要透過民眾抗爭來爭取文化資產的保護是真的有點令人遺憾,一方面是我們的文化資產普查工作進行非常的不完整與不確實,再加上並沒有把普查工作視為常態性的資料更新工作,所以才會發生也許本來應該有保存價值的樂生療養院,卻因為公共建設的關係而受到影響,這是文化遺產政策的缺失之一!!
樂生的問題以我現在的智識還真的無法給您什麼建議,但我相信用世界遺產的價值來做為說帖是不會感動"公部門"的,畢竟古蹟保存本來就是一種政治活動,它只能不斷地被溝通,被妥協, 再被溝通....,文化資產保存是條辛苦的路,但我一直都很遺憾2008年的台灣還需要這麼辛苦!!
辛苦你們了!!加油
板主回覆:
回覆刪除您所說的前半段,基本上我是同意的。
台灣的古蹟保存運動,一直以來都無法擺脫政治干預的影響,一方面是古蹟指定的工作,我們有時候還是無法將「經濟利益」或是「公共利益」以及「個人利益」做清楚的定義。因此,在加上台灣的常民教育中,文化資產價值的保護與維繫並不是全民運動,更不是自小就養成的價值觀,因此當文化資產遇上利益時,價值取捨的效應馬上就顯現了。
古蹟保存運動本來就是個價值選擇的過程,既是如此,法令本身只是一種幫助價值得以存在的一種工具,我常常很感概台灣的古蹟保存運動都過度仰賴文化資產保存法,因為對我來說,法令本身並不是萬能的,法令只是在保護最低要求的權利與義務,但文化資產的保存與維護有很多時候,是不能單靠法令來保護的,更需要的是大家的認同聲音。
樂生事件的確是一個很糟的示範,尤其自林安泰古厝搬遷以來,建築界與都市計畫界老是在那邊唱雙簧的說要整合起來,避免類似的狀況再發生,但事實上,規劃就是圖上畫畫,再牆上掛掛,樂生會被如此決定拆除,其實還是反應了文化資產價值本身被公共政策所打敗。
那麼,我們該問,這到底是誰的利益重要?
所以,回應您最後一段文字,「有些人認為樂生的價值可能沒有那麼高?」這個說法,我不太認同。因為,全台灣的文化資產從來就無法客觀的用標準來評定價值高低,文化資產不是星光大道的比賽,16分以下就進入淘汰區,25分就可以跳大腿舞,文化資產價值的高低與否,不應該決定我們關心或不關心它,所以您所說的親自走一趟去瞭解它的歷史,這才是真正我們應該做的,但換個角度想,除了文化資產的保護者以外,一般大眾的聲音在哪裡?地方週邊居民的聲音在哪裡?
也許,樂生證明一件事,我們對於文化資產保護觀念的在地行為還做得不夠多,不夠努力,因為政客最在意的是地方選票,文化資產本身是沒有選票的。
板主回覆:
回覆刪除台灣的考古界當然沒法跟中國比擬
一方面是人才真的嚴重不足
另一方面新舊傳承的時程過長
在跟中研院劉益昌老師的團隊合作時
真的感受到考古人員的辛苦與貢獻
但除了考古專業的實務訓練外
台灣的建築系或是研究所的建築史論研究卻完全沒有考古學的課程
這也是一大遺憾
板主回覆:
回覆刪除哇
稀客呀, 三八姐姐
是阿,你那段陪郭老師南征北討的日子
的確已久遠,人事全非了
哈
不過,你還真是充實自己ㄟ
還抽空聽楊老師的課
好樣的,有當媽媽的樣了
下學期楊老師被拉到成大客座
你可以再來唷
:p
板主回覆:
回覆刪除呵呵,歡迎你 捲毛豬仔
楊老師的確是一位讓人敬佩的學者
你們能有機會聽到他的演講
也是不賴的!!
成大不遠,就在台南而已,高鐵坐一趟就到了
楊老師下學期的課將有可能採密集火力
所以可以考慮看看囉
有空常來吧:P
板主回覆:
回覆刪除姐姐
您真是太客氣了
既然都常來了
就請多多發表建議吧
不然我都不知道我有沒有胡說八道哩
呵呵
是阿,現在中年男人都只剩一張嘴了
我也只剩這個唯一可以講出"硬" 東西的部落格了
哈哈
您不甘棄嫌拉:p
請下次多多發言嘛:P
板主回覆:
回覆刪除您可以考慮去參考各校的人類學系!!
板主回覆:
回覆刪除謝謝妳囉
新年快樂!!
板主回覆:
回覆刪除無花兄
這是一定要的呀
哈哈
新年快樂
板主回覆:
回覆刪除沒問題
一言為定
缸溫拉
新年快樂
板主回覆:
回覆刪除你又失蹤好久了唷
新年快樂呀
快點現身吧:p
板主回覆:
回覆刪除ㄘㄟ
長輩在哪??
我不是長輩唷
我沒有紅包唷
哈哈
新年快樂,尾牙見囉
板主回覆:
回覆刪除哇
稀客ㄋ
有空常來拉
我會盡量寫點有血有淚的東西
哈
新年快樂
板主回覆:
回覆刪除疑
對厚
怎麼竟然露了日文
真是失敬
哈
感謝提供,我已加上去囉
等我畢業,我們一起打拼吧:)
板主回覆:
回覆刪除呵呵,你們老師說的沒錯,那的確是最大的問題所在,不過這也是國際公約一直以來的困境,從海牙公約到世界遺產公約,所有的公約強調的都是要經過締約國簽署後才有效力,但效力是啥?現在都只有享受公約的好處,但真要盡責任時,不見得大家都信你這套,就好比我們一直在討論的世界遺產普世價值一樣,台灣不是世界的一部份嗎,台灣也是地球村的一員呀,如果世界遺產只有限定聯合國的會員可以簽署參加,那就改名叫聯合國遺產好啦,同樣的,因為戰爭要大家不要去攻擊敵國的文化遺產,這也是道德規範罷了,你真的開了一槍,聯合國會罰錢還是把你關起來嗎?不會,只會像今天的新聞巴基斯坦前總理布托遇刺身亡一事一樣,聯合國會發佈新聞稿說「予以譴責」罷了。
但回過頭來看,這些實際操作上的困境是很難突破沒錯,但我關心的還是我一直強調的「態度」,保護文化遺產可以只是一個口號,像反攻大陸那樣無聊的口號,但卻也可以積極主動的去做點事,哪怕這事情短時間是看不到成效的,藍盾計畫就是典型的預防態度,不要事情真的發生了,才發現我們連基本的救援能力都沒有,台灣一直是如此地對待文化遺產,這樣的態度說要用世界遺產潛力點進軍世界,我只能說這就是國王的另一件新衣罷了。
至於我的論文題目,主要是在研究遺產管理中偏動態管理的部份,簡單點說,台灣的文化資產不要說有主動作為,我們連基本的被動管理都極度欠缺,古蹟需要經營管理我們常常朗朗上口,但我們卻完全沒有管理學的觀念與行動去完成這件事,管理學中探討「變化管理」的概念其實在面對文化遺產管理時非常重要,尤其是台灣。等我把論文架構整理的再清楚點時,我再跟你交換心得囉。
板主回覆:
回覆刪除關於第1點這個部份也是我認為台灣可以做,卻不能徹底執行的原因,台灣的建築普查不管成效如何,至少我們累積了龐大的資料庫系統,但這些我們辛辛苦苦調查的資料卻因為種種原因被丟在公部門的儲藏室裡,這些資料的更新才是我關心的。所有的建築物都會因為時間的演進而損害,因此在任何損害發生前我們都應該建立不具古蹟身份的建築遺產清單,透過定期的更新這些資料,才能夠藉由monitoring的精神作好遺產保護的工作,同時,台灣的文化遺產事業做不起來,最主要的原因為沒有給它一個市場,這市場不是大家以為的再利用委外經營的市場,而是真的願意為文化遺產付出時間與心力的朋友應該要有投入這個職場的機會,但台灣除了公部門以外,除了那些薪水少的可憐的基金會寫報告小姐先生以外,我們哪有市場,但如果政府有文化遺產政策,讓建築普查工作落實在地方,並且是永久職,我相信這樣的普查資料的累積效果才有意義。
第2點的工作當然也是個機會,但台灣的歷史建築或是我們所認知的老房子其所有權者,在需要專業的建議之前,他們得要先有保存老房子的意願,所以這問題又會回到台灣的保存教育非常失敗的源頭,我們除了大學教育有古蹟科系外,大學以下的基礎教育沒有這些觀念,這點英國就做得非常好,你可以想想,當台灣的鄉土教育在教小朋友背建築構件的名稱時,你就會知道這群小朋友將來長大後會有多痛恨古蹟了,哪有人在面對小學生時用建築系的教法在教育小朋友呢,對吧,哈哈。
第3點這部份是有在做,小冊子、小本子…台灣很多,但還是那句話,它的影響力在哪?我相信那些資訊或書籍都只會在文建會的福利社買得到,只會在各縣市文化局的部門買得到,再不然頂多是政府出版品的書局,所以,很怪吧。路邊的流浪漢都知道你要推廣一個產品,總要知道市場的消費層在哪,像那樣的小本子小冊子我認為應該全面大放送,透過社造的系統發到各社區,而不是放在書店架上等人去買,很沒營養的。
你的第4點才是重點,台灣要有願景,這才是關鍵,沒有未來的市場,我現在拼一堆幹嘛,我覺得大家還是有把文化遺產古董化的錯誤觀念,什麼都不行,什麼都不能的想法是完全錯誤的,要讓大家珍惜文化遺產,就要讓文化遺產有機會接觸到一般民眾,老是用高水準的文化理想去看待,只會變成另一種菁英式的保存。另外,政府出資最小化,以台灣人習慣愛仰賴政府吃喝拉撒睡的壞習慣,還有很長的路要走。如果哪天政府說,以後古蹟修復都只補助30%時,你看著好了,一堆古蹟大概會在第二天被人縱火燒光光,呵呵。
板主回覆:
回覆刪除你們倆所討論的事情,其實就是我覺得台灣最缺的市場問題
可惜台灣在古蹟這塊領域沒有什麼企業家想來參一腳
另一方面,若是政策上與法令上能夠再多點彈性或是優惠
我想市場很快就會出現了
市場在哪裡?
市場是眾多利益所推出來的....
板主回覆:
回覆刪除哈,妳又在客氣了
我這裡沒有什麼了不起的東西拉, 只是資訊分享罷了
是妳不棄嫌拉, 呵呵
至於公費留考集中在英美兩國或是其他外語的問題
我想這是全世界的趨勢,荷蘭很多學校也都將課程改為英文授課了
也因為是如此, 英文若是大家溝通的語言
那在保存這塊領域, 我們應該更要瞭解西方觀念的來由
以免學到了表皮,而忽略了人家箇中的精瓍
板主回覆:
回覆刪除哈
學姐, 是你不棄嫌拉 :p
台灣的文化資產保存非常缺乏自省與接受新的保存觀念
這也是我一直想把國外的遺產維護觀念導入台灣的原因
我沒出國唸書,我所能得到的訊息全仰賴Amazon, Google與圖書館
我能得到的經驗,大家都能得到,但我所體認到國外成熟經驗的感動與執行力
是我覺得台灣不該老是在島內用自以為是的態度在面對遺產工作
至於留學的問題,我想不管是哪一國
都有我們值得學習的地方
但還是老話一句
"在保存這塊領域, 我們應該更要瞭解西方觀念的來由
以免學到了表皮,而忽略了人家箇中的精瓍"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