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s

2008年7月31日 星期四

關於文化遺產、市民生活與城市意象

關於文化遺產、市民生活與城市意象

 

這篇文章的始末,起於20094月即將在府城舉辦的國際學術研討會「2009年東亞建築文化國際研討會」。

 

話說,明年將在台南舉辦的「2009年東亞建築文化國際研討會」,是由新成立不久的「台灣建築史學會」所承辦,並且由成大建築系的師生協助會議行程的安排,因此小的我就順勢成為了議程安排的工作人員。上週,因為開了一場小組會議,以便決定該研討會應該在台南的哪個地方做為該國際會議接待晚宴(reception banquet)的場所而頭痛不已,為什麼會頭疼不已呢?只因為這個會議的與會人士以建築界的學者為主,再加上明年的會議主題也涉及殖民建築相關的議題,因此我們想找個代表台南身為台灣歷史古都與殖民城市所具有的特色空間,最好是一棟具有歷史意涵的建築物內作為晚餐會場,應該會讓與會的國外貴賓能夠感受到府城的魅力,殊不知這卻是難題的開始

 

在討論哪些地方適合舉辦接待晚宴前,學生時代不用功的我,還是很想試著用我參與次數少的可憐的國際會議經驗,分享一滴滴我的心得。2004年,我隨同我的老師傅朝卿教授與博士班的美女同學蕙玟一同前往匈牙利參加一場與「威尼斯憲章」有關的會議。這個會議是為了紀念「威尼斯憲章」頒布四十週年而由ICOMOS所主辦。我直接跳到我們第一天抵達匈牙利首都布達佩斯後的行程,下午抵達大會安排的旅館後,在簡單的city tour結束後,主辦單位提醒我們要參加當天晚上由主辦單位所準備的接待晚宴,所謂的接待晚宴其實就是為了慰勞大家風塵僕僕的搭乘飛機由世界各國來到匈牙利後,藉由一個簡單的西式自助餐(buffet)形式讓與會的朋友見個面,相互寒暄認識一下,並且可以在未來近五天的會議期間可以有所瞭解。

 

重點來了,晚上,主辦單位在匈牙利國立博物館(Hungarian National Museum的二樓圓頂大廳舉行接待晚宴,這棟新古典主義建築風格的博物館臨近布達佩斯Kálvin廣場地鐵站附近,最早是由István Széchenyi所捐贈其收藏與品與書籍而分別成立了布達皇宮上的賽錢尼圖書館與現在的匈牙利博物館,而博物館是建築師Mihály Pollack1773-1855)所設計,平常應該是難得有機會可以在他們的圓形挑空大廳下舉辦西式晚宴的,因此非常令人難忘。晚宴大約是七點半左右開始,採西式自助餐的方式進行而且是大家通通站著吃,不設座椅,晚宴中並邀請1964年威尼斯憲章起草人之一的奧地利籍特利普夫人(Dr. Gertrude Tripp)致詞,大夥兒在下午匆忙的參觀行程後,晚間還能夠享用這些精美的餐點食物,所有的疲勞一下子就拋諸腦後了,整個晚宴進行時間約二個小時左右,最後在大家酒足飯飽之後才各自返回旅館休息。

 

第二天,主辦單位特地將所有與會人士拉到匈牙利的「國會大廈」(House of Parliament)舉行這次國際會議的開幕儀式(註:國會大廈也就等同於台灣的立法院啦!),由於主辦單位希望我們可以自行前往會場並自行參觀市區景觀,因此未安排交通工具前往國會大廈,於是我們便從Corvin旅館出發走到最近的Boraros廣場電車站搭乘2號線的電車前往多瑙河畔的國會大廈。電車經過約莫二十分鐘後抵達我們欲下車的Kossuth Lajos廣場站,由於開幕典禮時間是早上十點鐘,我們在附近的廣場四週逛了一圈之後才由該國會大廈第四號門(Gate Ⅳ)進入,並經過與會名單確認與安全檢查後始得進入議會廳。

 

這棟總長近二六八公尺,寬近一一八公尺的國會大廈是從1885年開始興建,歷時十七年耗費近千人力才在西元一九O二年完成。他的原設計者伊默爾-斯丹德爾(Imre Steindl1839-1902)本來是一名石雕匠師,但在經過布達佩斯與維也納這兩個城市的建築洗禮後,他才在46歲時開始興建這棟國會大廈,國會大廈內共有六百九十一間房間,所有室內的樓梯長度加起來幾乎快二十公里長,而外觀高聳的圓頂屋頂則至少離地面超過九十公尺。而我們開幕儀式的地點是在國會大廈備用議事廳,內部陳設金碧輝煌,議事廳的平面略成方形,議事席呈馬蹄形排列,中央並設置一主席臺。開幕式的過程約莫一個小時多吧,對來自於台灣的我們來說,能夠在匈牙利的國會議事廳聆聽各國學者對威尼斯憲章不同觀點的論述實屬難得。但另一個重點來了,我們開會的地點並不是在布達佩斯,而是在布達佩斯南方的世界遺產城市「佩琪市」(Pécs,這招雖然浪費了兩天的非會議行程,但卻讓與會人士更加瞭解布達佩斯這個城市,這是一個成功的城市行銷。

 

抵達真正的會議舉行地點佩琪之後,其實對我這個土包子來說,更是驚喜不斷。例如,在會議期間的某頓晚餐,主辦單位在大家發表了一天的論文之後,提醒我們待會吃晚餐的地點需要帶件薄外套以免受涼,原來我們是要前往Villány這個以釀酒聞名的小鎮,並且在其中一間波卡地下酒窖(Polgár cellar)準備用餐,深入地下數十公尺的酒窖氣溫的確降到只有十幾度,主辦單位細心地為我們每個餐桌都點上了溫暖浪漫的燭光,並且用磅數較重的描圖紙寫上這次ICOMOS會議的字樣做成燈罩,然後寫好了待會要品嚐的七道酒名,這一頓不一樣的晚餐加美酒,在燈光美、氣氛佳的微醺狀態下大家懷著幸福的笑容度過了愉快的一晚。除此之外,會議舉辦期間每天晚上的節目也都展現了地方特色,像是在佩琪市的信仰中心Szent Istvan ter Cathedral所舉辦的大型音樂會,就是主辦單位刻意把會議行程接在這場本來就已經要演出的音樂會期間,不僅讓該音樂會一下子多了近一百位外國來賓,也讓這個身為世界遺產的小鎮教堂當晚成了最熱鬧的地方。

 

說了這麼多,其實我只有一個重點,一個城市的特色是由很多細節所構成的,這當中包括了我們所熟悉各種多樣的文化遺產,也包括了最重要,也是最自然的常民生活,這些元素才構成了所謂的城市意象。一個城市的意象不僅見證了歷史的脈絡,也反映了一個文化的特質,這對於居住在這個城市的每一個市民來說,都應該是一種驕傲與認同,這也是我想拿台南市來討論的原因。

 

所以回到文章最前面的討論,台南,有哪個具有特色的空間可以像匈牙利國立博物館一樣的讓人驚豔?隨便想都很多,從現在的台灣文學館、台南公會堂(吳園)、甚或是赤崁樓、孔廟...等等,台南的古蹟何其多,怎麼可能會沒有呢,是啊,的確都有,只是都不能做「太平常」的事情使用,因為據我們"初步聯絡"的結果,這些公有古蹟的主管單位都深怕有一就會有二,怕我們開了先例之後,一般市民的結婚辦桌也跑來借怎辦,另一方面又怕我們破壞了有如神主牌位的「古蹟」,唉,我真的不懂,為什麼古蹟就一定得盡做一些「高格調」的活動使用,為什麼花了幾千萬修復經費的台南公會堂只能給演奏樂團練習用,一堆為什麼,直到天荒地老我想我可能還是不瞭,但卻也無可奈何了。

 

當然啦,會議的晚宴地點只是在初步討論階段,但我卻極力的渴望能選定在台南公會堂之類有戶外空間的場所,我想那會是一個最好的地點,無論如何,我只是有感而發的替台南感到一點遺憾,一個號稱百年的歷史古都,若連一個可以讓歷史空間與常民生活對話的機會都沒有的話,那就是我們的文化政策該檢討的時候了。總之,希望下一次我可以開心的跟大家說,我們選了哪裡當晚宴地點,但我最怕的是,大億麗緻的宴會廳就是了….

 

 

 

  匈牙利國立博物館夜晚外貌


匈牙利國立博物館晚宴舉辦地點





匈牙利國立博物館老圖像


匈牙利國立博物館白天外貌


匈牙利國會大廈白天外貌


匈牙利國會大廈備用議事廳


波卡地下酒窖內


波卡地下酒窖內



波卡地下酒窖內



波卡地下酒窖內



波卡地下酒窖內,貼心的ICOMOS



  Szent Istvan ter 大教堂


Szent Istvan ter 大教堂內部


台南公會堂


台南公會堂


台南公會堂


台南公會堂



【補充資料】

A Polgár Pince

7773 Villány, Hunyadi János u. 19.

Tel, fax: 72/492-194

Tel: 72/492-053

E-mail: info@polgarpince.hu


 

 


2008年7月25日 星期五

世界文化遺產「安地瓜古城文化遺產維護計畫」聖方濟女修道院文物館揭幕

世界文化遺產「安地瓜古城文化遺產維護計畫」聖方濟女修道院(Las Capuchinas)文物館揭幕



 

由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外交部與瓜地馬拉政府共同合作推動的的世界文化遺產「安地瓜古城文化遺產維護計畫」之聖方濟女修道院(Las Capuchinas)文物館於瓜地馬拉時間2008725日上午十時(台北時間726日零時)正式揭幕。揭幕儀式由我國駐瓜地馬拉孫大成大使與瓜國國家安地瓜保護諮詢委員會執行長Segio Cruz建築師共同主持,包括瓜國文化暨體育部、外交部、國立聖卡洛斯大學代表及國立成功大學駐安地瓜工作執行小組等人各界人士共同參與此盛會。典禮中同時舉行維護計畫第二期款(四十萬美元)之捐贈儀式。儀式後,與會貴賓共同參觀此座展示由安地瓜保護諮詢委員會所收藏的西班牙前殖民與殖民時期雕刻及繪畫為主的文物館,館中同時以中文、西文及英文標示說明我國與瓜國首次的世界文化遺產維護合作計畫。

 

安地瓜城(Antigua Guatemala)為十六世紀西班牙殖民時期的首都,1979年獲聯合國教科文組織(UNESCO)指定為世界人類文化遺產,迄今人口約三萬多人。「安地瓜古城文化遺產維護專案」係我國首度以「文化援助」柔性導向促進我國與友邦之交誼。冀盼透過此維護案,讓臺灣能夠開展與友邦文化合作的新模式,更藉此擠身聯合國世界文化遺產保存實務的工作行列。

 

本計畫主要針對安地瓜城內單一標的物之古蹟維護,經安地瓜古城文化遺產維護專案小組實地勘查後,遴選自瓜國國立聖卡洛斯大學(USAC)建築學院指導的「聖方濟女修道院(Las Capuchinas)維護與再利用為文物館計畫」及「璜娜女修道院(Sor Juana de Maldonado)修復再利用為復活節博物館計畫」兩案,根據設計施工圖說及預算經費需求編列援助,由我國政府提供七十萬美元之無償性合作授贈瓜國執行維護計畫。全案委由該城專責維護機構「國家安地瓜保護諮詢委員會」(Consejo Nacional para la Protección de La Antigua Guatemala,簡稱CNPAG)負責執行。



為了提高該案的回饋價值,並提供國內文化資產相關領域學者及專業人士參與世界遺產維護工作的體驗與認知,本計畫採跨部會之援外工作,由總統府主導、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及外交部共同執行計畫分工與協調。2006年由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外交部相關局處籌組「安地瓜古城文化遺產維護專案小組」。另成立「安地瓜古城文化遺產維護工程記錄執行計畫」專案,委託國立成功大學及財團法人成大研究發展基金會執行。該專案由成功大學規劃與設計學院徐明福院長擔任主持人,並派遣駐地人員擔任全程施工記錄、修復技術紀錄及文物保存等相關研究工作。

為具體執行本項贈款工作,雙方成立特殊工作小組,由駐瓜地馬拉大使館、該專案駐地人員、瓜地馬拉文化暨體育部、瓜國總統府規劃設計局、國家安地瓜保護委員會、聖卡洛斯大學建築學院組成,該小組每三個月集會追蹤工作執行進度。

 

該兩個案工程之執行過程與紀錄,日後編輯成冊委交文建會出版,以作為國內古蹟與歷史建築推廣教育之基礎教材。整體成果將另案舉辦世界文化遺產維護國際研討會,邀集UNESCOICOMOS以及世界知名古蹟修復專家發表專題演說,並邀請日本、西班牙等參與瓜地馬拉世界遺產維護工作之專家代表,進行國際合作模式之研討及交流。

 

本項國際合作計畫除可強化國內對於世界遺產實務工作模式之理解,亦可借重此次工程紀錄與修復技術之觀察,建立安地瓜古城維護經驗與政策執行的世界觀,深化我國對於推動國際合作之理念與信心。整體工作完成後,將持續推動國際宣導活動,積極宣達我國文化外交政策,並針對參與安地瓜古城維護過程,印製國際宣導專書,並發行紀錄及外交宣導影片,彰顯我國參與世界文化活動之努力與成果。

 

 



 




【本篇新聞引用資料來源】


 


2008年7月22日 星期二

建築人,想與國際接軌嗎? 這些網站你不能不知喔!

YAMoPo 2008: Yet Another Most Popular Architecture Sites Ranking

 

這年頭,網路資訊充斥在大街小巷,只要你的使用工具是正確的,其實知識取得的管道是非常多樣的。我算個網路重度使用者,所以對於網路資訊的來源便很在意它的多樣性與正確性,其中知名網站的資訊當然是基本低消,因此下面的排名網站是非常好的入門管道,大家有空都去逛一逛,你會發現在學校唸書幹嘛,哈,網路教給你的知識都比學校多了。請慢用。

 

 

以建築為主題,最受歡迎的網站排名:


  1. Archinect

  2. World Architecture News

  3. E-Architect

  4. Plataforma Arquitectura

  5. Architecture MNP

  6. BldgBlog

  7. Eikongraphia

  8. Architonic

  9. ArchiDose

  10. Noticias Arquitectura

  11. Mirage Studio 7

  12. World Architects

  13. Archdaily

  14. Building Design

  15. Pruned

  16. MyarchN

  17. Arqa

  18. Interactive Architecture

  19. World Architecture Community

  20. Things Magazine

  21. anArchitecture

  22. The Architecture Room

  23. Life Without Buildings

  24. Death by Architecture

  25. Subtopia


以建築相關為主題,最受歡迎的網站排名:


  1. Inhabitat

  2. Mocoloco

  3. Dezeen

  4. Notcot

  5. The Coolhunter

  6. Dwell Blog

  7. World Changing

  8. Materialicious

  9. Edgar Gonzalez

  10. Below the Clouds

  11. Dezain

  12. City of Sound

  13. Dezona

  14. Tropolism

  15. Arkinetia Blog


 

另外,Eikongraphia也針對建築部落格做出調查,他們依據四項選樣標準,分別是:必須是部落格型態、必須與建築有關、必須是以英語為主要寫作語言,最後必須是以個人經營為者。然後再利用下面的公式計算MoPo 2008 = (Google Reader + Bloglines) + (Google + Google Images) + (Technorati Rank)而得到結果,因此選出2008年以建築為主題的最受歡迎個人部落格排行榜(MoPo 2008)名單如下:


 

 

【資料來源】




 


2008年7月21日 星期一

古都保存再生文教基金會---2008青年暑期欣力工作坊

剛剛看了一下本部落格來訪人次的統計,從20071月底成立這個部落格以來,到今天剛好突破兩萬人次,沒想到這麼悶的部落格竟然還有這麼多朋友來看,害我開始懷疑是不是我自己點出來的,呵呵。不過,謝謝許多對文化遺產志同道合的朋友在這裡分享你們的建議與心得,希望我貼文的速度可以有一天追上來訪的人次,哈哈,追吧。

 

 

順便推一下「財團法人古都保存再生文教基金會」在台南所舉辦的一連串超優質的文化遺產教育活動,從老屋欣力到2008青年暑期欣力工作坊,我想古都出品,觀眾有信心的。報名就對了,哈哈。





財團法人古都保存再生文教基金會

2008青年暑期欣力工作坊 

指導單位:教育部

主辦單位:臺南市政府教育處

承辦單位:財團法人古都保存再生文教基金會、府城社區營造中心

協辦單位:76藝文空間、打開聯合設計

 

古都基金會辦理教育部「建立社區教育學習體系」計畫,暨年度「推廣舊建築保存活化與歷史城市永續經營計畫」,將以空間保存再利用與經營企畫構想為主題,招募大專青年夥伴,組成暑期工作服務團隊。「欣力工作坊」不同一般短期且密集之營隊活動,而是具備服務精神與學習內涵的推廣教育活動。活動內容以理論與實務相輔配合,針對社區空間再利用與文化創意經營等議題有所認識與操作,期許讓文化保育的種籽深耕於年輕人心中。




‧招收對象:

1.          國內外大專院校學生(大學在學學生,不限科系,但依就讀科系與活動主旨相關性及報名動機酌情錄取)

2.          就讀台南縣市之高中職學生(有志報考空間設計或企管行銷之應屆畢業生為優先)

‧招收人數:20人為原則,分組進行課程與實作。

‧活動地點:【上課地點】古都基金會 / 【服務據點】府城地區社區藝文空間

‧活動時間:二週,共40小時,時程如下表:














































 


 


 


8/6

學習課程


8/7

學習課程


8/8

案例觀摩


8/9

聯誼活動


8/10

老屋導覽


8/11


8/12


8/13

實作課程


8/14

實作課程


8/15

結業式


 


‧報名時間:即日起至7/28日止(古都基金會將於7/31通知錄取者)

‧報名方式:請將報名表親送、傳真或E-mail至古都基金會報名。

‧聯絡方式:電話:06-2204455,傳真:06-2204453,聯絡人:王柏人

            E-mailfhccr2008@yahoo.com.tw ,網址:http://www.fhccr.org.tw

            部落格:http://blog.yam.com/lookatme954

            地址:700台南市中西區永福路二段219號3F

‧活動費用:本工作坊屬公益性質免活動費用,但避免資源浪費,須繳交保證金

            500元,於活動結束後,且出席正常者,全數退還。

‧備    註:1.如遇颱風天則延後上課日期或擇日補課,再另行通知學員。

            2.本會保有開課或更動講師、課程之權利。



詳情請聯結
課程內容下載 
http://pics10.blog.yam.com/10/attachfile/7/2/6/627557/1/14861c974baf4d.doc
報名表下載http://pics10.blog.yam.com/10/attachfile/7/2/6/627557/1/14861c98941892.doc


2008年7月18日 星期五

學位口試順利結束, 謝謝大家鼓勵!!

論文題目:「文化遺產管理之常道:一個管理動態變化的維護觀點」(The Endless Way of Cultural Heritage Management: A Conservation Perspective on Managing Dynamic Change

 

研究學生:榮芳杰

指導教授:傅朝卿

 

感謝以下口試審查委員的悉心指教:

 

國立台北藝術大學建築與古蹟保存研究所   邱博舜 教授

私立中原大學建築系                       教授

私立南台科技大學休閒事業管理系         王逸峰 教授

國立成功大學建築系                     孫全文 教授

國立成功大學建築系                     傅朝卿 教授

 

 

完成階段性的任務,也該準備想想下一步了…..,博士滿街跑,工作不好找。

至少,部落格可以重新開張了,哈。


2008年7月9日 星期三

關於新科世界遺產---麻六甲海峽歷史城市:麻六甲與喬治市

馬來西亞的「麻六甲海峽歷史城市:麻六甲與喬治市」是今年度最新的世界遺產之一馬來西亞算是華人社會裡,少數跟台灣一樣使用繁體中文的國家,這次被納入世界遺產名錄的麻六甲與喬治市在馬來西亞的相關報導中都佔了許多篇幅,下面這篇文章便是其中一,我把它轉載過來希望可以嘉惠對世界遺產有興趣的朋友瞭解,在此也謝謝的丘如華秘書長提供此則新聞!!




國家名稱:馬來西亞
(Malaysia)

世界遺產官方名稱:麻六甲海峽歷史城市:麻六甲與喬治市 (Melaka and George Town, historic cities of the Straits of Malacca)

登錄年代:2008

列名標準:符合(ii)(iii)(iv)標準

核心保護區面積:148公頃

緩衝保護區面積:284.07公頃

官方檔案編號:1223

官方網址:http://whc.unesco.org/en/list/1223 

 


      以下新聞轉載自http://mykampung.sinchew.com.my/node/37107?tid=4

 

檳島市政局古蹟保護指南背景
1966
年屋租統制法令的存在,在當大家對保護古蹟建築物還沒有意識的年代,間接協助保留了喬治市的古蹟建築物。
1966
年屋租統制法令在1997年廢除前,由於古蹟建築物物租金的便宜,使業主並沒有興趣維修古蹟,也間接使喬治市的古蹟建築物得以保留下來。
1997
年屋租統制(廢除)法令雖然在1997年產生,但是延至200011日才實行,不過卻有檳島市政局古蹟保護指南的箝制,檳州才真正展開了古蹟建築物修復和保護的工作。
檳島市政局有44種古蹟保護指南,是為了補充全國各地方政府共用的法令與條例的不足。
雖然檳島市政局在1987年就草擬好古蹟保護指南,而且不斷在修改的古蹟保護指南的名稱是指南,而不是條例,其實它的地位與法令或條例同等,因此檳島市政局可以執法,但是檳島市政局在執行上並不嚴格。
早年的古蹟保護區有6個,後來減少至5個;古蹟建築物也從多種級別改為2種。

 

根據檳島市政局古蹟保護指南,古蹟保護或緩沖區有5個,都呈方型來規劃。

第一區
從頭條路至崔耀才路一帶。
主要為20世紀初的建築物。
●1883
年的喬治市地圖已有該處的街道與街屋。

第二區
包括了愛情巷、華蓋街與觀音亭後。
●1803
年的喬治市地圖已有該處的街道與街屋。
其特色為窄小的街道與長長的老屋住家。

第三區
由椰腳街、牛干冬、萊特街與土庫街組成。
此處是萊特(註:檳城是1786年由Francis Light海軍上校所發現)登陸檳城時最先開發的商業區。
主要為商業式建築物。

第四區
由唐寧街、海墘、土庫街與大街海墘組成。
由於靠近碼頭,早期有很多歐洲人的辦事處與倉庫建於此。
海墘碼頭在1883年就存在。

第五區
由椰腳街、林卒龍醫生路、沓田仔街、牛干冬、社尾街、打鐵街、緞羅申街、中街、港仔口與甘榜哥南組成。
此處是阿拉伯人抵達檳城後聚居之處,尤其是打石街一帶。
●19
世紀的庭院式建築物設計至今尚存在。

 

古蹟保護指南
古蹟保護區:
保護古蹟本身
其旁建築物的高度控制

古蹟緩衝區:
其旁建築物的高度必須控制及與古蹟街景和諧

不在古蹟保護區或古蹟緩衝區:
如果是古蹟,只保護古蹟本身,其旁建築物的高度不受控制及也不要求與古蹟街景和諧

一級及二級古蹟
一級古蹟
只可以維修,不可摧毀或增加。
必須保留原來的用途。

二級古蹟
可以修改做為其他用途,而在做其他用途時,房子外觀的屋瓦、裝飾、窗戶與屋內的木板必須保留。

喬治市古蹟保留與緩衝區的古蹟保護條件
一、填補式
要填補的地方為空置與暫時的地方,重建是被允許的。唯重建的古蹟必須與其旁的古蹟和諧。

二、摧毀及重新發展式
非古蹟已完全不能或不適合居住而必須摧毀及重建。
*
基本上只發生在二級古蹟,而不是一級古蹟,因為一般上一級古蹟都有人保護得非常好或一直在使用,如教堂或宗祠。

檳島市政局如何管制喬治市的古蹟
有任何發展圖測必須呈上圖測給建築物局,如果發展圖測所呈的所在位於古蹟保留區或緩沖區,建築物局屬下的文物單位將徹查有關發展所在地的建築物,是屬於什麼等級的古蹟及其旁的建築物,是否與有關建築物對稱等。
當該單位批下有關發展圖測後,業主行發展後,檳島市政局將再次檢查,才發出入伙證。

 

 


2008年7月6日 星期日

2008年世界遺產名錄共新增27例





2008年第32屆的世界遺產年會業已結束,今年共同意新增19處文化遺產與8處自然遺產列入「世界遺產名錄」之中,因此截至最新統計資料全世界共有878處世界遺產分佈在145個國家或地區中,這當中包括了679處的文化遺產以及174 處自然遺產以及25處複合遺產。


2008年世界文化遺產新名單,共19處:


     Preah Vihear Temple (Cambodia)

     Fujian Tulou (China)

     Stari Grad Plain (Croatia)

     Historic Centre of Camagüey (Cuba)

     Fortifications of Vauban (France)

     Berlin Modernism Housing Estates (Germany)

     Armenian Monastic Ensembles in Iran (Iran)

     Baha’i Holy Places in Haifa and Western Galilee (Israel)

     Mantua and Sabbioneta (Italy)

     The Mijikenda Kaya Forests (Kenya)

     Melaka and George Town, historic cities of the Straits of Malacca (Malaysia)

     Protective town of San Miguel and the Sanctuary of Jesús de Nazareno de Atotonilco (Mexico)

     Le Morne Cultural Landscape (Mauritius)

     Kuk Early Agricultural Site (Papua New Guinea)

     San Marino Historic Centre and Mount Titano (San Marino)

     Archaeological Site of Al-Hijr (Madâin Sâlih) (Saudi Arabia)

     The Wooden Churches of the Slovak part of Carpathian Mountain Area (Slovakia)

     Rhaetian Railway in the Albula / Bernina Cultural Landscape (Switzerland and Italy)

     Chief Roi Mata's Domain (Vanuatu)





2008年世界自然遺產新名單,共8處:

     Joggins Fossil Cliffs (Canada)

     Mount Sanqingshan National Park (China)

     Lagoons of New Caledonia: Reef Diversity and Associated Ecosystems (France)

     Surtsey (Iceland)

     Saryarka - Steppe and Lakes of Northern Kazakhstan (Kazakhstan)

     Monarch Butterfly biosphere Reserve (Mexico)

     Swiss Tectonic Arena Sardona (Switzerland)

     Socotra Archipelago (Yemen)


 



2008年世界遺產擴充項目:

     Historic centres of Berat and Gjirokastra (Albania)

     Mountain Railways of India Paleolithic Cave Art of Northern Spain The Antonine Wall (United Kingdom) 

 

 

 





【文化遺產類】

 

 

國家名稱:中國(China)

世界遺產官方名稱:福建土樓(Fujian Tulou)

登錄年代:2008

列名標準:符合(iii)(iv)(v)

核心保護區面積:152.65 公頃

緩衝保護區面積:934.59 公頃

官方檔案編號:1113









 


國家名稱:沙烏地阿拉伯(Saudi Arabia)

世界遺產官方名稱:Al_Hijr考古遺址(Al_Hijr Archaeological Site / (Madâin Sâlih))

登錄年代:2008

列名標準:符合(ii)(iii)

核心保護區面積:1621.2公頃

緩衝保護區面積:1659.34公頃

官方檔案編號:1293


 

 


國家名稱:模里西斯(Mauritius)

世界遺產官方名稱:荒涼山文化景觀(Le Morne Cultural Landscape)

登錄年代:2008

列名標準:符合(i)(vi)

核心保護區面積:349公頃

緩衝保護區面積:2,407公頃

官方檔案編號:1259





 


國家名稱:伊朗(Iran)

世界遺產官方名稱:亞美尼亞修道院群 (The Armenian Monastic Ensembles in Iran)

登錄年代:2008

列名標準:符合(ii)(iii)(vi)

核心保護區面積:129.2819公頃

緩衝保護區面積:655.0122公頃

官方檔案編號:1262

官方網址:http://whc.unesco.org/en/list/1262

↗  The Armenian Monastic Ensembles其中之一的St. Thaddeus  (The Saint Thaddeus Monastery, in Iran's West Azarbaijan province)




國家名稱:馬來西亞(Malaysia)

世界遺產官方名稱:麻六甲海峽歷史城市:麻六甲與喬治市 (Melaka and George Town, historic cities of the Straits of Malacca)

登錄年代:2008

列名標準:符合(ii)(iii)(iv)標準

核心保護區面積:148公頃

緩衝保護區面積:284.07公頃

官方檔案編號:1223


 

 

國家名稱:巴布亞新幾內亞(Papua New Guinea)

世界遺產官方名稱:庫科早期農業遺址(Kuk Early Agricultural Site)

登錄年代:2008

列名標準:符合(iii)(iv)(v)標準

核心保護區面積:116公頃

緩衝保護區面積:195公頃

官方檔案編號:887


 

 

國家名稱:聖馬利諾(San Marino)

世界遺產官方名稱:聖馬利諾歷史中心與提塔諾山(San Marino Historic Centre and Mount Titano)

登錄年代:2008

列名標準:符合(iii)(iv)(vi)標準

核心保護區面積:55公頃

緩衝保護區面積:167公頃

官方檔案編號:1245


 

 

國家名稱:斯洛伐克(Slovakia)

世界遺產官方名稱:喀爾巴千山木造教堂群(The Wooden Churches of the Slovak part of Carpathian Mountain Area)

登錄年代:2008

列名標準:符合(iii)(iv)標準

核心保護區面積:2.5644公頃

緩衝保護區面積:90.4141公頃

官方檔案編號:1273


 

 

國家名稱:義大利(Italy)

世界遺產官方名稱:曼多與薩賓尼塔 (Mantua and Sabbioneta)

登錄年代:2008

列名標準:符合(i)(ii)(iii) 標準

核心保護區面積:235公頃

緩衝保護區面積:2330公頃

官方檔案編號:1287


 

 

國家名稱:德國(Germany)

世界遺產官方名稱:柏林現代主義風格住宅 (Housing Estates in the Berlin Modern Style)

登錄年代:2008

列名標準:符合(v)(vi)標準

核心保護區面積:88.1公頃

緩衝保護區面積:225公頃

官方檔案編號:1239


備註:該世界文化遺產主要是由六個部份所組成,分別是:第一次世界大戰之前興建的法肯貝格(Gartenstadt Falkenberg)公園城市以及威瑪共和時期(Weimar Republic)所興建的席勒公園聚落(Siedlung Schillerpark)、布里茲巨型聚落(Großsiedlung Britz)、卡爾-萊吉恩住宅城(Wohnstadt Carl Legien)、白城(Weiße Stadt)與西門子巨型聚落城(Großsiedlung Siemensstadt)等六處。以上建築作品的影像資訊可聯結http://www.jemolo.com/cgi-bin/index.cgi?&lang=en&keyword=Berlino&c=&p=&insieme=

查詢。

 

 

國家名稱:法國(France)

世界遺產官方名稱:佛邦要塞 (Fortifications of Vauban)

登錄年代:2008

列名標準:符合(i)(ii)(iv)(vi)標準

核心保護區面積:1181.16公頃

緩衝保護區面積:4740公頃

官方檔案編號:1283


 

 

國家名稱:克羅埃西亞(Croatia)

世界遺產官方名稱:史塔瑞格雷德平原 (Stari Grad Plain)

登錄年代:2008

列名標準:符合(i)(ii)(iii)(v)標準

核心保護區面積:3329.04公頃

緩衝保護區面積:4450.62公頃

官方檔案編號:1240


 

 

國家名稱:柬埔寨(Cambodia)

世界遺產官方名稱:普里維希神廟 (Preah Vihear Temple)

登錄年代:2008

列名標準:符合(i)標準

核心保護區面積:154.7公頃

緩衝保護區面積:2642.5公頃

官方檔案編號:1224rev


 

 

國家名稱:古巴(Cuba)

世界遺產官方名稱:卡瑪圭城市歷史景觀(Historic Centre of Camagüey)

登錄年代:2008

列名標準:符合(iv)(v)標準

核心保護區面積:54公頃

緩衝保護區面積:276公頃

官方檔案編號:1270


 

 

國家名稱:肯亞(Keyna)

世界遺產官方名稱:米基肯達卡亞聖林(Sacred Mijikenda Kaya Forests)

登錄年代:2008

列名標準:符合(iii)(iv)(v)標準

核心保護區面積:,1538公頃

緩衝保護區面積:待查

官方檔案編號:1231rev


 

 

國家名稱:墨西哥(Mexico)

世界遺產官方名稱:聖米圭爾保護城鎮和聖堂(Protective town of San Miguel and the Sanctuary of Jesús de Nazareno de Atotonilco)

登錄年代:2008

列名標準:符合(ii)(iv)標準

核心保護區面積:46.95公頃

緩衝保護區面積:47.03公頃

官方檔案編號:1274


 

 

國家名稱:瑞士(Switzerland) / 義大利(Italey)

世界遺產官方名稱:阿爾布拉/伯尼納雷天鐵道文化景觀(Rhaetian Railway in the Albula / Bernina Landscapes)

登錄年代:2008

列名標準:符合(ii)(iv)標準

核心保護區面積:152.42公頃

緩衝保護區面積:109,385.9公頃

官方檔案編號:1276


 

 

國家名稱:以色列(Israel)

世界遺產官方名稱:海法和西加利利的巴海聖地(Baha’i Holy Places in Haifa and Western Galilee

登錄年代:2008

列名標準:符合(iii)(vi)標準

核心保護區面積:62.58公頃

緩衝保護區面積:254.7公頃

官方檔案編號:1220rev


 

 

國家名稱:萬那杜(Vanuatu)

世界遺產官方名稱:洛伊瑪塔酋長領地Chief Roi Mata's Domain

登錄年代:2008

列名標準:符合(iii)(iv)(vi)標準

核心保護區面積:886.31公頃

緩衝保護區面積:1275.42公頃

官方檔案編號:1280


 

 

【自然遺產類】

 

國家名稱:中國(China)

世界遺產官方名稱:三清山風景名勝區(Mount Sanqingshan National Park)

登錄年代:2008

列名標準:符合(vii)標準

核心保護區面積:22,950公頃

緩衝保護區面積:16,850公頃

官方檔案編號:1292


 

 

國家名稱:加拿大(Canada)

世界遺產官方名稱:喬金斯化石山崖(The Joggins Fossil Cliffs)

登錄年代:2008

列名標準:符合(viii)標準

核心保護區面積:689公頃

緩衝保護區面積:29.4公頃

官方檔案編號:1285


 

 

國家名稱:法國(France)

世界遺產官方名稱:新卡利多尼亞瀉湖(The Lagoons of New Caledonia: Reef Diversity and Associated Ecosystems)

登錄年代:2008

列名標準:符合(vii)(ix)(x)標準

核心保護區面積:1,574,300公頃

緩衝保護區面積:1,287,100公頃

官方檔案編號:1115


 

 

國家名稱:冰島(Iceland)

世界遺產官方名稱:斯圖賽火山島(Surtsey)

登錄年代:2008

列名標準:符合(ix)標準

核心保護區面積:3,360公頃

緩衝保護區面積:3,190公頃

官方檔案編號:1267


 

 

國家名稱:哈薩克(Kazakhstan)

世界遺產官方名稱:薩雅克-北哈薩克草原與群湖(Saryarka - Steppe and Lakes of Northern Kazakhstan)

登錄年代:2008

列名標準:符合(vii)標準

核心保護區面積:450,344公頃

緩衝保護區面積:211,147.5公頃

官方檔案編號:1102rev.


 

 

國家名稱:墨西哥(Mexico)

世界遺產官方名稱:莫那其蝴蝶生態保護區(Monarch Butterfly Biosphere Reserve)

登錄年代:2008

列名標準:符合(vii)標準

核心保護區面積:13,551,552公頃

緩衝保護區面積:42,707,498公頃

官方檔案編號:1290


 

 

國家名稱:瑞士(Switzerland)

世界遺產官方名稱:(The Swiss Tectonic Arena Sardona)

登錄年代:2008

列名標準:符合(viii)標準

核心保護區面積:32,850公頃

緩衝保護區面積:待查

官方檔案編號:1179


 

 

國家名稱:葉門(Yemen)

世界遺產官方名稱:索科特拉群島(Socotra Archipelago)

登錄年代:2008

列名標準:符合(x)標準

核心保護區面積:410,460公頃

緩衝保護區面積:1,740,958公頃

官方檔案編號:12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