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s

2006年8月27日 星期日

新聞轉貼: 北京大賣四合院 台灣人可競標

轉貼---北京大賣四合院 台灣人可競標這是一則挺好笑也挺可悲的新聞報導,曾幾何時,台灣人會願意花錢購買中國大陸的四合院,但卻不願意花錢買台灣的三合院,是因為投資心態作祟?還是真的是大陸老房子比較美?這是一個有趣的現象,也許心裡盤算的是投資心態,嘴裡說的是滿口文化保存,如果是如此,台灣的文化遺產保存可能也必須要讓台灣人見到文化遺產的「暴利」,否則,再多的文資法也是喊爽的。 ---------------------- 北京大賣四合院 台灣人可競標 大陸新聞中心/綜合報導 今年九月北京將首次大規模拍賣老四合院,約有二十座四合院公開拍賣,台灣及海外人士都可以參與競拍。拍賣行預測,將有一半四合院被境外企業及個人購買。目前,京城已出售的四合院中,有一半在台港澳人士手中。 據香港文匯報報導,老北京人世代居住的四合院,曾一度成為老北京的名片和符號。但目前,舊城區內尚存的掛牌保護院落只有五百多座。「物以稀為貴」下,這些為數不多的四合院已飆到數百萬乃至逾千萬人民幣。 負責拍賣的北京盛佳拍賣公司負責人介紹說,此次拿出拍賣的四合院,主要位於北京東城區和西城區,例如西四頭條至八條、什剎海、鑼鼓巷、東四等地,均位於京城中心城區。最大面積逾六百平方公尺。最小的只有幾十平方公尺。 據悉,有三大因素影響北京四合院價格,分別是院落環境、歷史、本身條件。位於北京東、西兩個中心城區的四合院價格較高,均價在每平方公尺二萬元人民幣左右,崇文宣武價格次之,八千至一萬五。位於保護區內、風景區附近、交通便利的四合院價格要比位於其他區域的四合院高出很多,比如位於什剎海沿岸的比位於和平門的要貴將近二萬元。 業內人士稱,坐北向南、環境位置佳、院落年代久遠、曾居住過高官或名人,都可令該等四合院更受買家追捧。至於周圍有無市政設施,改造是否方便等,也是能捧賣到一個好價錢的條件。 業者認為,此次參與拍賣四合院地理位置較好,自身條件也不錯,因此價格達數百萬乃至逾千萬元人民幣。該負責人表示,四合院的價格平均每年以百分之十至二十的速度上漲,而且由於稀缺,價格肯定會只漲不跌。 台港澳人士和企業以及境外人士成為此次拍賣的首選客戶群體。「目前,京城約有一半的四合院被台港澳人士買走。一是他們的投資眼光,二是同宗同源,對於北京四合院的喜愛,三是雄厚的資金實力。」 【2006/08/28 聯合報】

 http://udn.com/NEWS/WORLD/WOR1/3490152.shtml

2006年8月3日 星期四

新聞轉貼--多國協商聯合為絲路申遺

多國協商聯合為絲路申遺
2006-8-4

【大公報記者楊清林吐魯番三日電】絲綢之路沿線國家擬聯合為絲綢之路申報世界文化遺產。 


從二日開始,絲綢之路沿線國家的專家學者和管理者約五十人齊聚新疆吐魯番,開始就聯合申報絲綢之路為世界文化遺產進行協商。整個會議為期三天,由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遺產中心和中國國家文物局主辦,中國、哈薩克斯坦、吉爾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烏茲別克斯坦、意大利等古絲綢之路沿線國家及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代表,均派出代表參加會議。會議的最終目標是形成一個關於絲綢之路跨國聯合申報世界遺產的行動綱領。今年十月,還將在烏茲別克斯坦國召開第二次協調會。 


國家投4.2億進行文物保護 


參加此次會議的國家文物局副局長童明康在會議上說,絲綢之路沿線國家聯合為絲綢之路申報世界文化遺產,將更為有效的保護這個人類珍貴文化遺產。 


大公報記者從會議上了解到,從上世紀九十年代開始,作為連接亞歐等國家的經濟、文化交流的絲綢之路受到了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重視,並積極協調絲綢之路沿線國家跨國聯合申報世界遺產,在過去的十幾年裡,教科文組織還組織了兩次絲綢之路沿線專業考察。 


中國政府也一直十分重視絲綢之路中國段沿線文化遺產的保護、管理與研究工作,近年來,更組織實施了一系列絲綢之路沿線重大文物保護工程。這些工作為絲綢之路跨國申報世界文化遺產的前期準備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絲綢之路新疆段重點文物保護工程二日也同時在新疆吐魯番啟動,國家計劃在未來的五到八年裡投入四點二億元人民幣,對新疆絲綢之路的二十一處重點文物進行保護。

http://www.takungpao.com/news/06/08/04/ZM-602826.htm